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何為實力(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劉顯雖然看出來高務實似乎有提攜劉綎一把的意思,並且對此樂見其成,甚至說還有些感激——畢竟他自己的只要官復原職,基本上已經是除了開國靖難兩繫世襲武臣之外的武臣巔峰,也沒有什麼太多繼續往上的希望,所以能讓兒子聲名鵲起,那是再好不過。

但是他並沒有仔細思索高務實這麼做的動機,當然,一般人也的確看不出來這一點,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高務實一樣,目光長遠到那麼多年之後。這基本上只能是穿越者才有的眼光。

高務實是打定了主意走文官路線的,文官路線最難的點在於科舉,但因為穿越之後可能是附帶了記憶力超群這個優勢,再加上他本身對於“應試”的經驗足夠豐富,所以他對考中進士頗有自信。

另外,他同時也沒有放棄一項宛如開後門的思路:提早進入朱翊鈞的視野,最好是和這位將來的萬曆皇帝早早搞好關係,甚至不惜建議高拱暗地裡推動此次“太子玩伴”事件,目的也是為將來得到聖眷打下基礎。

大明的權力體系說起來頗有意思:皇帝的權力按理說應該是最大的,但皇帝在很多時候受制於文官集團,無論是出於身後名考慮,還是什麼其他原因,總之大明的皇帝但凡直接跟文官集團對著幹的,後來都沒有什麼好名聲,甚至在位的時候,很多事情辦起來都不順利。

比如武宗正德皇帝,這位老兄雖然的確有些毛病,但很可能並不像後世史書中說得那麼不堪,可是由於得罪了整個文官集團,於是生生被整成了昏君之典型。

又比如在後世被汙以“明亡於萬曆”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因為總是自請病假不肯上朝,更是被文官集團冠以“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之說——順便說一句,這句評價來自於高拱門生雒遵的兒子雒於仁。

實際上,萬曆皇帝跟文官集團的主要矛盾在於國本之爭和徵收礦稅之類,而雒於仁跟萬曆算起來還有點私仇:剛才說了,他父親是雒遵,而雒遵的恩相是高拱——高拱是萬曆剛一登基就被趕出京師致仕的。雖然當初李太后和萬曆母子是被張居正和馮保給利用了,但畢竟下旨的名義上還是皇帝,而皇帝也在很多年裡一直堅信高拱不忠,所以雒於仁看著萬曆皇帝肯定不會順眼到哪去。

話題轉回來,大明的皇帝可以對某個或者某一批文官說打就打、說撤就撤,但實際上卻受制於整個文官集團——你再牛逼也不能全都打殺了,不然國家不就完了?就像嘉靖帝當年搞大禮議,搞來搞去最終也得挑個嚴嵩這樣的文臣來代皇帝掌權。總而言之,皇帝手底下如果沒有親信文臣掌握內閣大權,則皇權本身也很難伸張。

但皇帝除了用親信文臣掌握內閣大權之外,還有一種掌握實權的辦法,且效果非常不錯,只是通常會有點後患:重用宦官。

汪直、劉瑾、魏忠賢,明代大宦官之楷模,但無論當初如何權傾天下,搞得文官集團苦不堪言,就以為他們真的是自己厲害,自己勢壓四海、權傾天下。實際上他們的權力完全來自於皇帝,很多時候其實只是皇帝不願出面直接與文官集團公開相抗而推出來的傀儡靶子。

真正厲害的宦官還得看晚唐,人家那個是廢君立君只在一念之間,和明代這些被皇帝當做擦腚紙一樣用完就扔的所謂權宦完全不在一個層面——明朝只有文官集團能立新君,譬如於謙之立朱祁鈺、楊廷和之立朱厚熜,這裡頭什麼時候有宦官們說話的位置?

所以,這裡頭如果粗陋一點說,是因為皇帝畢竟還要點臉,直接出來跟文官槓上,活著的時候雖然未必多怕文官集團,但一來事情未必好辦,二來今後死了肯定沒個好評價。於是聰明的皇帝就會選擇推出宦官來做炮灰,譬如朱由校。

當然,嘉靖的手法更高明一點,他認識到最堅固的堡壘要從內部攻克,因此不用宦官,而用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