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廠觀察筆記 第177節,東廠觀察筆記,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傳,刑部也不會改判,他被看守在詔獄中這麼久,陛下也沒有別的旨意下來,依我看,請旨把現傳的書焚了,就了事吧。”

“了不完的。”

督察院左督御史一面說一面撩袍而進。

他來時淋了些雨,肩上溼了一大片,但仍然不肯開脫解官袍。

白玉陽問道:“總憲從什麼地方過來。”

左督御使應道:“從順天府前面過來。”

他說著將一本書遞向白玉陽,這本書沒有在任何書坊販售,但是順天府後面的幾個客棧裡,人人都在傳閱。”

白玉陽道:“北鎮撫司和兵馬司在做什麼。”

左督御史道:“兵馬司被鎮撫司壓制,如今不敢動彈,清波館的那個楊婉……”

他說著看向楊倫,頓了頓道:“這個女子的身份有些不一樣,寧妃患疾以後,她畢竟照撫過陛下的起居,鎮撫司敢強硬地過問此事,一定是奉了陛下的旨意。且他們也不是沒有做事。之前在京城流傳的這本書,是清波館的刻本,張洛已經將館內所有的刻板全部帶走銷燬,連館中儲存的印墨和棉紙也都帶走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本書,是出自民間的抄本,除非嚴令銷焚,不允許民間再傳抄,否則是禁不了的。”

齊淮陽道:“這得交章給陛下,啟內閣議……”

“今日交章明日啟議,上再駁一回,這本書就要在京城人盡皆知了!究竟是哪些人在抄這本書,下獄重懲!”

左督御使道:“翰林院庶吉士周慕義,唐平,宋子鏨皆抄過此本。”

白玉陽偏頭疑道:“周慕義這個人,聽起來怎麼有些耳熟。”

齊淮陽應道:“周慕義是貞寧十四年的進士,唐平,宋子鏨與他同年,這些人都出身杭州,是滁山和湖澹兩個書院的學生。”

左督御史道:“學田案中的兩個書院是這兩個嗎?”

齊淮陽點了點頭,“是這兩個。”

白玉陽“噌”地站了起來,拍案道:“這些人瘋了嗎?何怡賢的勢力盤踞杭州,杭州的學政那般艱難,他們心知肚明,此時怎麼敢替學田案的的罪人洗罪。齊尚書,立即上書彈劾此人!”

“白首輔。”

白玉陽回過頭,忽然看見楊倫翻壓著書頁,舉本走向他。

“大人不是覺得,翰林院的這些人不識好歹嗎?我請首輔大人,仔細一讀,這本書中所記錄的杭州學田案始末。”

白玉陽喝道:“企圖脫罪之言,何必汙我等之眼。”

“這不是脫罪之言!”

楊倫抬高聲音,懇道:“如果沒有學田一案,貞寧十二年我也回不到京城。”

左督御史問道:“楊大人,此話何意。”

楊倫稍稍平復了一陣,開口道:“貞寧十二年,我在南方主持清田,下杭州時被人暗害墜江,險些死在船上,這件事過去很久了,久到諸位都忘了,當年清田時,南方大戶但凡有人在京,都攀附著來了。福清長公主為了駙馬的弔詭田親自進京,浙江的何黨官員處處掣肘,我與國子監遣去丈清土地的官員,受到的阻力有多大。鄧瑛名下的那些學田,之前是何怡賢的,至於他為什麼要認下那些田……”

他說著頓了頓,抬手指向門外,“為了救我們的命,為了保下南方清田的成果。諸位大人,我楊倫從杭州回京,滿載讚譽,如今新的賦政,依託清田一策,在南方推行,我倒是還有命,可去南方看一眼,而保下我性命的人……卻要擔著這個罪名死,我楊倫,當真不服!”

這一番話,令左督御使失了神,半晌方對白玉陽道:“此事有憑證嗎?”

白玉陽尚未開口,便聽齊淮陽道:“算有一些佐證,我奉旨抄了何鄧二人的家,鄧瑛在京城和地方都沒有田產和房產,居所內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