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廠觀察筆記 第47節,東廠觀察筆記,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擬旨的楊倫身旁,看著紙上的字道:“桐嘉一案至此,朕心甚痛,恨這些讀書人,十年寒窗,不識君臣,也惜他們年輕,一腔熱血潑錯了地方,不知是受何人蠱惑,愚昧至此。”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掃向了張白二人。
張琮忙跪下道:“老臣惶恐。”
楊倫聽白煥沒有出聲,停筆暗暗朝白煥看去。
白煥與他目光一觸即收。
而後扶案跪身,“臣罪無可恕。”
皇帝示意何怡賢將二人扶起,“你二人執掌內閣,實屬股肱之臣,朕無意牽連二位愛卿,桐嘉書院的案子,到此為止,朕不會再讓北鎮撫司緝查。這一年又快過到頭了,明春新政,趁著朕身子不錯,朕還要和你們再議一議。”
第42章 瀾裡浮萍(四) 你把自己當成一個有罪……
貞寧十二年十一月末。
貞寧帝改制東緝事廠,二十四歲的鄧瑛在東林黨的一片口誅筆伐當中,走上了東廠提督太監的位置。
楊婉所寫的筆記,終於翻過桐嘉慘案的篇章。
她利用月底的幾日職閒,把自己關在房內,認真梳理了一遍,貞寧十二年前後的歷史。
從三司審查琉璃廠貪墨案,到鄧瑛入刑部受審,再到張展春頂罪,被司禮監暗殺,從而引發文官集團的集體動盪。張洛在司禮監掌印何怡賢的暗示下,為按壓這場朝廷內部的文臣動亂,殘殺桐嘉書院八十餘師生,最終卻反被皇帝所忌,設東緝事廠以監察北鎮撫司。
這一環一環,慢慢填補了現代研究的文獻空缺,也為看似乾淨的十二年春夏,染上了一層“濃墨重彩。
楊婉收筆,坐在燈下揉了揉發乾的眼睛,合上筆記起身走到窗邊。
那日在下雪,但雪花很細,像粉塵一般,只在松枝上累了薄薄的一層。
李魚忽然從窗戶下冒了一個頭,“嘿!”
楊婉嚇了一大跳,差點關了窗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