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東廠觀察筆記 第102節,東廠觀察筆記,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下,大逆先帝仁道於天威之下……”
整篇奏章並不長,通政司的司官抑揚頓挫,也只念了不到半盞茶的工夫。
奏畢後,司官重回班列,丹墀下無人出聲,連一聲咳嗽也聽不見。
貞寧帝道:“把奏章呈上來。”
鄧瑛將奏摺呈上金臺(4),滿朝文武的目光皆追著他上階的身影。
貞寧帝抬手,接過奏章,側面對殿陛門楯間的大漢將軍道:“帶他下去。”
帶刀的校尉應聲而出,將鄧瑛押下了金臺。
皇帝在御座上翻看奏疏,忽喚了一聲楊倫。
“楊侍郎。”
楊倫出班行跪,叩首應:“臣在。”
貞寧帝抬起奏疏示向他,“你為何沒有與戶部眾臣聯名。”
楊倫伏身道:“臣曾以‘秋闈在即’之名,阻清南方學田,今日事發,臣有不可避之嫌,是以不堪與內閣聯名,在此案查明之前,還請陛下,許臣於朝外待罪。”
貞寧帝笑了一聲,“這是跟朕辭官。”
楊倫叩首道:“臣不敢。”
貞寧帝道:“此話不實,白閣老病重已不堪杭州之任,你此時要在朝外待罪,即罔顧己職,深負朕恩。”
“是,臣知罪,臣失言,請陛下責罰。”
貞寧帝又將白玉陽喚出班列。
“白尚書,朕看這聯名書上也有你的名字,刑部部議過了嗎?要拿哪些人查問。”
白玉陽道:“回陛下,刑部大獄中的傅百年,需重新提審,另外,杭州知府,以及解運司吏皆需解入刑部。”
貞寧帝沉默了一陣,敲御座道:“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1)朝參官:參與常朝的官員。
(2)唱折:讀奏章(奏事之時不用口語,而是大聲朗讀奏章。通政司、鴻臚寺官員除了引導官員們奏事之外,有時還需要代讀奏疏,而為了達到“美觀瞻”的效果,一般選取該衙門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聲”標準的官員。)
(3)打掃:每個官員在奏事之前,“皆預咳一聲”,此稱為“打掃”。這應該是為了打個招呼,意思是我要出班奏事了,避免兩個人同時出班造成尷尬。而一旦出現這種尷尬,通常由通政司或鴻臚寺官員負責引導。
(4)金臺:安放御座的地方。
第91章 山月浮屠(八) 戴死罪、徒流辦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