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或者詢問規則——這些事雖然已經頒佈了章程與細則,但文字性的東西總有多種解釋,他們都要在李從璟面前問的明白。
論學堂的論事,持續了整整一日。
也好在諸事早先都有商議,很多疑問都被解決,很多事都被定了下來,今日不過是最後一次商談,類似學院的開學會議,所以總算沒有太多疑難雜症需要李從璟解釋。
在會議的最後,李從璟道:“這兩日學生入學,三日後就要正式授課,等過兩年皇長孫年齡稍大,達到學院招收學生的年齡、學問基礎等條件,本宮會將皇長孫送過來,讓他也跟其它學生一樣,依照學院規則,在學院學習四年。”
這無疑是重磅訊息,堂中眾人無不驚異,朝廷再如何表現對學院的重視,都沒有將皇長孫送到學院讀書的份量大,諸人以為李從璟這是在鼎立支援學院,遂無不拜服謝恩,如今他們已是學院人,自然與學院榮辱一體,有這個舉動不奇怪,但在李從璟看來,讓李政到學院來學習,正是李政成長的必要。
李從璟走後,生拉硬拽著李從璟言談了半響的楊愨,站在學院門口面色凝重,好半響想長嘆一口氣,竟是沒有嘆出來。
王不器和戚同文不知何時已經站在楊愨身旁,夕陽西下,朱門前三人的背影很長。
楊愨緩緩開口,“方才太子殿下提到,秦朝有種工藝叫作‘流水線生產’,王兄可知是何物?”
王不器道:“早先也聽殿下提過,只知道這種工藝是將一個物什分為許多元件製造,然後組合在一起,能大大提高物什製作的速度。”
楊愨眼神深邃,他面對大街,面對那座寫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門屏,像是看到了歷史,又看到了未來,“殿下說,諸多漢文明之精髓,先賢曾知,而時人不知,此言誠不為虛也!”
頓了頓,楊愨繼續道:“聽聞演武院裡有個去處,名為‘軍備研製院’,造了一種物什叫作‘炸藥’,開山碎石如碎雞蛋?”
王不器面色有些不見深淺,“此事為秘辛,我不好多言,也知曉得不甚清楚,但的確有這個物什。”
楊愨沉默下來,不知在想些甚麼。
戚同文忽然道:“殿下方才說,演武院只是對軍事有益,研究的新東西有限,而學院則是包羅永珍,若有成果,當有益於萬事萬物。這話,究竟是何意思?”
楊愨忽而一笑,“這還不明白?殿下已然說了:繼承、發掘先賢遺留之財富,加以總結歸納,而後推陳出新,就能具備推動歷史程序的力量。別的我不知道,演武院改進鎧甲、弓弩,已然頗有成效,能助大軍征伐,這卻是做不得假的。”
王不器頷首道:“殿下又說:歷史有其本來面目,也有其本來規則,容不得任意塗抹。若要改變歷史,則要先了解歷史,再以精細手腕,醫治其器官,方是全面改良歷史、全面推動歷史之方法,而絕非憑空造些火藥那般簡單。好比醫人,單單強壯其手指亦或其它部位,醫治出來的只能是個怪物,而絕非一個健壯的人。學院的使命,就是全面研究社會,而後一點點推動社會之進步,讓大唐這個巨人更強,健壯的走得更快更遠。”
說完,王不器眉頭緊皺,“說來慚愧,這番話,我也不是很能理解。”
戚同文沉聲道:“此言精髓,大抵在推陳出新四個字——也許,我也未能完全理解殿下的意思。殿下總說,國家強盛的秘訣,不在未來,就在歷史中,就在眼前,就是漢文明”
他苦笑一聲,“此言真是精深。”
楊愨忽然道:“然則有一事卻是明瞭的。”
王不器連忙問:“何事?”
楊愨目光明亮,“學院,海納百川,兼有百家百工,朝廷治百家百工,必會引起天下思想之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