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十國帝王,我是蓬蒿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攻克懷州、平州後張榜求賢不同,李從璟主政幽州後,並未廣佈求賢令,以網羅人才。←頂點說,..非是他不願,而是幽州情形與懷州、平州不同,懷州時值梁朝轄地,平州也被契丹竊據,都是敵境,李從璟在攻佔這兩地後,張榜求賢,以求更好的治理地方,自然無可厚非,但幽州本就是大唐轄地,李從璟沒有在這裡求賢的土壤。且不幽州各級官吏本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就算李從璟求得賢才,朝廷也不一定會依他之見任用。

人才可以不舉,權力卻不能不把控到自己手裡。要把控幽州權力,有兩個途徑,一是取得本地原有官吏支援,二是任用自己的親信。不過如前文所述,幽州本就是大唐國土,官吏皆大唐命官,對李從璟這位節度使,尋常情況下,他們也沒有不聽其號令的理由。又因李從璟所帶的官吏本就不多,難以盡掌中樞要職,最後他將衛道等人都充入軍府,在各司主政,沒有讓他們去奪權。

官吏可以不新任命,但李從璟要做的事卻容不得打折扣。軍、農、工、商就是如此,在這些政事處理妥當之後,李從璟還有一項內政大事急需去辦,對李從璟的“大志”而言,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前幾者。

這件事,就是“學事”。

誠然,亂世當道,唯武者定天下,槍桿子裡出政權,但天下握在手裡之後如何?五代亂世,有過許多君王,但結束亂世的卻只有一人,如何去做那最後那君臨天下的人,而不是中間的一個過客?這就得治理好天下。治理天下,少不了文官,少不了士子。

除此之外,爭霸天下,也非有軍隊衝鋒陷陣就行的,還須得有源源不斷的後勤保障,糧食、軍械、兵源等等,這些都需要文官去做。

即便是這些都不去言,一個只有武者、沒有文士的集團,一個只重武力不尊重知識的國度,本身就是恐怖的。

李從璟身為幽州節度使,擁有幽州軍、政大權,所以,他要在幽州興“學事”。

為此,他將身在平州的杜千書調回幽州,又集合了身邊可用的文士,並幽州本地素有威望、學識、見識的文吏,一起來佈置實行這件事。

經過半年多的時間,平州諸事已定,杜千書離開平州後,平州一應事務有趙鐘鳴接手主持。趙鐘鳴是個能幹事的,且品性中正,將平州交給他,李從璟並無不放心。

官學無甚可多言的,無非修繕學院,多募教師,鼓勵適學學生就讀而已,眼下幽州財力、物力有限,李從璟也無太多可供其改善的地方。此時李從璟交由費高章牽頭,自去辦理。他召回杜千書,雖也是為“學事”,卻非是為此“學事”,而是另有謀劃。

“演武院?”杜千書從李從璟嘴中聽這三個字後,顯得很是驚異,他並非沒有聽過這三個字,而是不曾以這樣的順序,連在一起聽。

李從璟頷首道:“演武院者,兵將之大學。世之大學,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納學子,為尋常百姓,稱士子;而演武院之宗旨,在明軍法、修武藝,在習征戰之道,在來日沙場勝敵,所納學子,為軍中將士,可稱軍學生。因此演武院所習之道,為兵將之大學。”

李從璟這番話,將演武院是何物得很透徹,更回答了演武院學生從何處來,來此修學何物,學成後又該往何處去的問題。有此三者,則演武院便有了立身之本,通此三者之意,也就明白了演武院之所以建立的原因、用處。

通俗言之,眼下李從璟要建立的演武院,類似於後世的軍校。

軍校沒有沒存在的必要,軍校的重要性如何,不言而喻,因此在李從璟解完這個創意後,立即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擁護。

在座眾人,不僅有杜千書、衛道這樣的文士,也有李紹城、蒙三、孟平、李彥超、李彥饒等軍中將領,前者還好,後者聞聽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