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節,重回八零好生活,一年春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提拔之後,她還變得更愛學習。
有一次林蔭萌去宿舍巡查,發現小劉在昏黃的燈下看書學習,沒打擾她的同時,後來還送了她一盞檯燈,鼓勵她學習。
小劉因此很受感動,學習方面更用心了。
林蔭萌其實非常希望工人們能透過學習精進技術。
因為他們幹得大多是帶料加工業務,外方由於商業機密等等原因,往往只提供製衣樣板,但具體的製衣技巧和步驟並不提供。所以,很多時候,來了新的一批訂單,做樣衣的過程往往是最難也最關鍵的,怎樣做出一件符合客戶標準的樣衣,決定著後續大批次生產的質量。
所以,每次做樣衣之前,林蔭萌都要把所有的班組長和技術骨幹叫到一起召開會議,大家集體討論出謀劃策。
這時候就需要大家發揮聰明才智,和平時積累的經驗了,但現在製衣技術也在革新,林蔭萌明顯感覺到光靠吃老本肯定很難適應新形勢,還得多學習,但只是她自己學沒有用,還得大家都學,都進步才行,可如何帶動大家學習,她暫時還沒想到好的方式。
這時候小劉卻用實際行動點醒了林蔭萌。
小劉因為是流水線工人出身,所以最初對樣衣製作一竅不通,後來經過幾次開會,她發現大家在積極地發表觀點的時候,自己總也插不上話,特別著急,便開始利用閒暇時間自學專業知識,這就是林蔭萌為什麼碰到她在宿舍看書學習。
其實小劉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書上的字都不太認識,有工友看到她看書學習,還說過“豬鼻子插大蔥”的風涼話。
她自己學得吃力,眾人再不理解,學習氛圍不好,她也有點灰心喪氣。
正這時候,林蔭萌給她送了一盞檯燈過來,讓她又重拾了學習的信心,因此,她內心對林蔭萌也是非常感念。
後來,林蔭萌細心的發現,過了一兩個星期了,小劉仍然在看那本很薄的書,這書有這麼深奧麼,值得反覆研究,她也是好奇好學的人,便主動找到小劉問起來。
這小劉才紅著臉跟她說了實話,“林姐,我,其實,我不太認字,好多字都不認識,所以看得就慢,想找人問,又不好意思,就得自己一點點的摳。”
聽了對方的話,再一看小劉帶著點羞怯和渴望的眼神,林蔭萌心裡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第二天,她就召開了工會大會。
會上,她宣佈,由自己擔任老師,每天下班之後,如果不需要加班的情況下,可以組織一個小時的學習班,專門給大家補習基礎的文化課,其實就是認字掃盲班。
為此,她還特地去新華書店買了好多字典和識字本回來。
文化班一開,受到了女工的歡迎。
其實一開始也沒有很多人,都是像小劉這樣的班組長來參加,因為他們平時接觸的文字性東西多,自然有學習的需要,也有迫切的願望。
至於普通女工,總覺得這事兒和自己關係不大,便沒什麼興趣。
可後來,廠裡按照勞動部門的要求,必須與職工簽訂集體勞動合同,這就要求女工們推選自己的代表,在看過合同之後,大家都表示同意的情況下,由代表簽字。
這合同不是小事,林蔭萌一再跟大家講,所以,女工們也發現了,光聽別人念合同,豈不是容易被糊弄,就算林蔭萌不會糊弄他們,那以後到了別的地方工作,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大家都有了自己認字看合同的想法。
這樣一來,文化班的學員便多了起來。
學生多了,林蔭萌的教學熱情也更高了,她先教簡單的識字基礎,等大家都學會之後,便開始教大家學習使用工具書,自己用字典查字,免去了請教別人的麻煩,也省的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
這些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