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儒法論戰四,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到關內各大勢力互相吞併,成功逐鹿中原者自當效李唐、朱明,北征匈奴、東胡故地,八旗固然強橫,泰山壓頂之下,也唯有覆滅而已。”

“只是在這之前,”商鞅微微一哂:“那朱明皇帝怕是難免要封禪臺上走一遭,運氣好,可以成為漢獻帝,運氣差,那就是晉朝皇室的結局。”

“夫子以為,鞅之言,然否?”衛鞅直視孔丘問道。

“南宋初年和末年,放權地方將領,其半藩鎮化之制在抵禦金國、蒙古之時確實頗有效果。”孔子點頭贊同道:“元末烽煙四起之時,察罕帖木兒等人也在圍剿紅巾軍時出了大力。若無這些地方武裝,蒙元怕是早幾年就被趕出中原了。”

“南宋初年不能收復汴梁,乃是不敢放任藩鎮做大;等到了末年,能依靠呂氏守禦襄陽多年,已是極限。”

“至於蒙元,卻是統治太過粗疏。如明太祖、張士誠、陳友諒等人,放在明末,只能做一流寇,斷不可能坐擁一省之地為根基,建立民政、完善軍制,而後互相攻伐,決出勝者,統一南方,北伐大都。”

“不錯,夫子能不以法儒兩家成見所困,直視史實,鞅甚佩服。”商鞅讚道:“不管是北方的察罕帖木兒、答失八都魯一系還是南方的朱明太祖、陳友諒、張士誠,最後都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割據一方,自成體系。哪家最先完成整合,就能在逐鹿中原時勝出。”

“而欲完成整合,便少不了與士紳豪強合作,視禍亂天下擾亂秩序之暴民為仇寇。那朱明以蒙元為正朔,以紅巾軍為妖人,豈是偶然?換成其他任何勢力奪取天下,最後都少不了有此一遭。”

“論戰到此時,便算是有了結論了吧?”一番總結過後,商鞅直視孔丘問道。

至聖先師搖搖頭:“閣下只是說了該當如何避免華夏變色,卻尚未闡明這明廷何以衰微至此,竟不敵六萬丁之小族。”

商鞅一愣道:“國之初興極盛衰弱消亡,宛如人之生老病死,豈非自然之理,又有什麼稀奇的?八旬老者,縱然身高八尺,不能敵一年輕侏儒。夫子不也說了,不過是德不配位而已。”

孔丘正色道:“不然,日升月落、寒來暑往、白晝交替亦是不變至理,然西方大賢仍可究其根本。”

商鞅聽孔子這麼一說,也來了興趣,稍稍活動了下久坐的身體,伸手示意道:“夫子請試言之!”

與衛鞅一般,這次孔丘也沒有直接回答:“假使一國初立,有民百萬,田二千萬畝。”

“平均一家五口,治田百畝,畝產二石有餘。便是貴人多佔,普通農人二三十畝也足以過活。”

“百年之後,人丁翻倍,民二百萬。貧苦百姓為求生計,開墾荒地,田畝增至三千萬。”

“平均一家五口,有田七十五畝。貧戶雖不及國朝之初,日子亦可過得。”

“二百年後,人丁再翻一番。荒地已盡墾之,民人田土愈少,精耕細作之下,單產提高,貧苦百姓以粗糧配野菜,艱難度日。”

“再之後,不過勉強不死。然後或遇天災、或有人禍,便是求活亦不能,則乾柴烈火,一觸即燃。”

“說完小民,再看朝廷。以二十稅一計,中央可年入二百萬石,半數養軍,可得精銳萬人。”

“待到二百年後,小民生計艱難,朝廷要麼黜免賦稅,要麼坐視亂起。若生亂,則開銷大增,若減稅,則收入銳減。”

“且在這兩百年間,食利之人暴增。比如那朱明數十萬皇室之花費,還有武官世襲體制之下,數量為開國之初五倍。如此一來,入不敷出,便是尋常事了。”

“小卒薪餉拖欠,戰力下降,不足以平亂。為得軍資,加徵賦稅,則天下動盪更甚,物價暴漲,軍丁生計反倒愈加艱難。”

“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是曹操外孫

請叫我高原紅

伐清1658

摩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