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君臣相宜,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匡胤好歹也是開國皇帝,能力那是沒得說。但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人家小李同學20歲滅薛仁杲,22歲平劉武周掃宋金剛,23歲滅王世充擒竇建德,24歲平劉黑闥,登基後平定東突厥、吐谷渾、高昌、西突厥、焉耆、薛延陀、龜茲。最關鍵的是打了一圈竟然還國力蒸蒸日上,沒有像漢武帝那樣戶口減半,反倒是整了個貞觀之治。
這種掛b你怎麼比?他老趙就是臉再黑,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啊。
馮道緊接著又問了一句:“宋國形勢何如大唐?”
“遠不及唐。”老趙仍是老實答道。
李世民昇天那會周圍一圈都被打的服服帖帖,連一個敢炸毛的都沒有。
就算是最頭鐵的高句麗,也被揍個半死,只敢欺負欺負半島南邊的小老弟,想給大唐添亂那純粹是活得不耐煩了。
而宋國這邊,北漢還在上躥下跳,大遼虎視眈眈,內部還有個拓跋家的反骨仔,跟李唐的國際形勢那真是沒得比。
馮道嘆了口氣:“吾亦知陛下強軍心切。然我大宋卻無行此策之根基。遼漢兩國牽扯了太多精力,便是此刻屯於開封府周邊的大軍,也很快要返回鎮壓局面。這便罷了,關鍵我大宋行分田之策的難度也要遠高於李唐。河南山東淮北人口耕地遠多於河北山西地界,更何況唐國二省良田又有小半是旗地、皇莊和八旗貴族的私田,收攏起來半分阻力也無。”
“這分田之事,非同小可,須得摸清黃冊、理清田畝、鎮壓不服。這十二個字,歷朝歷代想要做到都大不易。陛下初涉此間,得民數百萬,其口音、風俗與大宋多有不同,而欲兩三年間成就此事。。。”
馮道搖搖頭道:“依臣看來,便是殺的人頭滾滾,也不過能暫時懾服地方,一旦日後交兵,這些蟄伏起來的利益受損之輩定然會在後方攪事。到時候前方吃緊,後方糜爛,大宋,危矣。”
一番話說的趙匡胤無言以對,良久方才回道:“秦漢且不提,那唐國亦是地處四國之間,如何便不怕諸國交攻於外,士紳暴亂於內?”
馮道給趙匡胤分析道:“唐國似是強敵環伺,實際上確穩如泰山。對於佔據大漠的蒙元來說,攻滅遼東,全有北地,整合遊牧漁獵諸部,而後全力南向,方是正道。便是清國不可亟取,那目光西移,全有甘肅,窺視陝西也未嘗不可。攻擊唐國又有何用,便是僥倖得一二城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是以唐元兩國不僅不會交兵,甚至有可能結盟,共伐秦清。”
“再看那滿清,與李唐隔燕山對峙。對於其國而言,滿蒙一體乃是國本,蒙元才是首選的進攻方向。在至少佔據漠南蒙古之前,八旗兵不會與唐國發生大戰。而且,便是那清國皇帝昏了頭,非要一門心思攻唐,也只能在山海關下徒呼奈何。”
至於說像昔日後金五次入關一般繞道入寇,馮道都沒提。
且不說能不能找到豁口,便是真進來了,也是肉包子打狗。
大唐府兵可不是明末的疲弱之師,只能吊在八旗兵屁股後面吃灰。
以老李家騎兵之犀利,離開了炮隊的八旗兵一進到內地準被包餃子。
“最後是暴秦。六國故地不穩,說不定這會趁著大軍出征的當口,正在興風作浪。光是平叛,就得花費不少功夫。這邊還要同時推進分田之事,也少不了出些亂子。再加上北邊元國寇邊,也沒有餘力去牽制李唐。”
最後馮道總結道:“所以對於唐國而言,外患不足為慮。六十萬府兵,不,分田之後,怕是要近百萬,這麼多的武夫強壓之下,河北、山西士紳翻不出什麼浪花。唐國大可以在這三年內達成分田事宜,日後便是有那作亂的,也威脅不到大局。而我宋國,有契丹偽漢掣肘,均田大不易。倒不如依趙平章所請,遵循舊制以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