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君臣相宜,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不提大明這邊戰後事宜,趙宋這裡,又是另一番光景。
使節回返後,帶來了明君願與皇宋交好的意向,趙匡胤總算是鬆了口氣。
沒法子,實力弱就是這麼戰戰兢兢,哪怕曉得對於明國來說,與趙宋和平相處更符合自身利益,但若是他朱洪武發起飆來非要提兵再比劃比劃,那他老趙也只能硬著頭皮開幹了。
好在這能在史書上留下偌大名頭的帝王沒一個是意氣用事的。
淮北數州的小利和宋明交好的大盤哪個更重,還是非常拎的清楚。
給將士們放了賞,又擺了慶功宴後的第二日,老趙把馮道、趙普喊過來議事。
戰事既定,該當如何施政便須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趙大沒有喊上將軍們,偏廳內就僅只三人。
“如今二省之地已定,又僥倖取得了淮北地,新增疆土該當如何治理,還得二位卿家出出主意。”趙匡胤虛心問道。
馮、趙二人對視一眼,還是趙普先欠身答道:“陛下,昔日漢高祖入咸陽而承秦制,今陛下欲安定二省之地。無他,沿襲舊制可也。且不光此地,便是我皇宋故地亦可從其間學習一二。臣這些時日以來,鑽研明清之制,竊以為頗有可取之處。比如那秀才、舉人、進士三級科舉制,還有那內閣之制。。。。。。”
有了完善的三級科舉制度,天下人自然會崇尚文治;而把明國的內閣制加以修改完善,也能進一步放大中央文官的權力。
趙普身為文官領袖,對於這些制度自然是見獵心喜,希望趙官家能加以借鑑,應用到宋國政治架構上。
可惜,趙普才剛剛開啟話頭,正欲繼續細說,就被趙大伸手止住。
“趙卿,這明清新制就不必細說了,今日喚卿來此,乃是要議一議,如何使新土之民力為我所用。”
這個趙普,真是太不曉事了。若是一切照舊,我老趙才能拿到多少利益?能養得起幾個兵?
這廝,一門心思為文人謀福利,什麼科舉、內閣,現在是操心這些事的時候嗎?
真把這明清之制嫁接到宋國,那文人的地位飛起來,武夫這職業便無人問津,到時候諸國來攻,讓這些耍嘴皮子的傢伙上陣嗎?
當年武夫桀驁,須得你多出出主意,壓制這幫無法無天的丘八。
而今列國征伐,正是需要將士用命的時候,你不想辦法多給兒郎們些甜頭,還要扒拉更多的利益到文官盤子裡,真是不識大體。
“馮卿可有何良策?”趙匡胤對自家元從的老夥計愈加失望,索性把頭邁向一邊,看看政壇不倒翁、五代常青樹有什麼見解。
馮道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反問道:“卻不知陛下可有章程,微臣也好根據陛下心中所想來擬個方略。”
這個老東西,讓你射門,又把球踢回來了。也罷,便好好與你們說道說道。
趙大道:“朕可是聽說西邊的秦國、北邊的唐國,還有南邊的漢國,都在籌劃著分地之事。劉漢且不提,那虎狼暴秦和貞觀之唐給軍士們分田後,士卒定然戰心大增,我宋國如果沒有應對之策,只怕會在這兩國夾擊之間被碾為齏粉。”
“我意以為,既然他贏秦、李唐做得,我大宋一樣可以行分田之策。如此,不費國用而能得兵數十萬,縱然進取不足,自保卻是無虞。”
老趙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效仿秦漢唐,土地收歸國有,編練府兵以彌補募兵太費錢、兵額嚴重不足的缺點。
對於官家的想法,老狐狸馮道早有猜測,但在趙匡胤明言之後,卻沒有直接回應,而是反問道:“陛下比之唐太宗何如?”
見馮道不直接回應,卻問了這麼個沒頭腦的問題,趙大也只得耐著性子回答道:“自是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