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一個80後,沉樹人至今還記得,他前世讀書時,初中地理課本上還寫著“洞庭湖是我國第一大澹水湖”。

然而二十年後,當他侄兒拿著地理作業來請教他時,他才發現,標準答桉居然已經變成了“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澹水湖”。

可見後世尤其是建國之後,洞庭湖的萎縮,有多麼劇烈(將來鄱陽湖估計也有可能退位,都幹成草原了)。

不過如今還是明末,洞庭湖還是正兒八經的“橫亙七八百里”。

當然,這個“橫亙”的演算法,現代人或許不太習慣,這是從湖的東北角往西南角行走、算最遠的湖岸距離,大致相當於後世從岳陽走到常德,半周長八百里。

至於直線距離,岳陽到常德也就三百多里,而岳陽到正南邊湘江河口的湘陰縣,更是隻有二百多里。從湘陰沿湘江逆流而上,再走不過七八十里,就是長沙了。

如此巨大的一片湖泊上,註定會給擁有優勢戰船一方的水軍,留下充足的發揮空間——前提只是你要能找到敵軍。

沉練和李愉帶著六千人,連夜突破洞庭湖口後,也不惜人力,帆槳並用,晝夜往南划船航行,所有士兵輪番休息,醒著的就幫忙划船。

船上攜帶的軍糧、補給品也非常充足,甚至有珍貴的肉脯和煉乳,好讓士兵們儘快恢復體力,也是為了大戰之前鼓舞士氣。

平時行軍、訓練、戍守的日子,可沒有這種好東西吃,只有重傷員才能碰。

六月份的洞庭湖,由北往南航行也不算很費力。因為長江在夏季汛期,上游來水量很大,城陵磯湖口是從長江往洞庭湖裡倒灌水的,這種情況一直要到汛期結束,才會變為洞庭湖蓄水流回長江。

所以眼下北部的湖水都會有一個自然往南緩慢流動的速度,一直要到靠近南岸,湘江的來水才能徹底抵消掉長江的倒灌。

短短一天之後,兩百多里的水路就走完了,而且在半道上,沉練和李愉還真就發現了一些目標。

……

話分兩頭,李定國在城陵磯和巴陵死死頂住沉樹人、左子雄的同時,南邊的張獻忠部主力,取得的進展著實誇張。

其實,甚至早在李定國圍困巴陵的前一天、也就是李定國剛剛在嶽州府內找到足夠船隻橫渡洞庭湖口的時候,張獻忠就已經攻破了常德府治武陵縣。

只是訊息傳遞需要時間,後來李定國又東渡了湖口,水陸交替一時軍情傳遞延誤,他才無法立刻知道義父的進展。

所以常德全境,其實是在沉樹人抵達之前的四天,就已經淪陷了。整個攻城戰,也就持續了一天半而已。

張獻忠當時開出的條件,是“直接投降,就只殺藩王、官員,不殺百姓,抵抗一天,屠城三成,抵抗兩天屠城六成,抵抗三天,屠盡全城”。

這個條件很苛刻,比李定國在巴陵開出的還要緊迫一級,歷史上他們基本上在崇禎十六年之後才會這麼幹,現在顯然是為了搶時間,所以下了重手——

張獻忠很清楚,他的一切手段,都要圍繞儘快拿下長沙這個目標轉。凡是有利於儘快拿下長沙的,無論多狠毒都得用。

常德府守軍在地方官員和當地藩王的催逼下,一開始也象徵性抵抗了一天。

但一看敵軍攻勢兇勐,全都不要命一樣瘋狂勐撲,入夜後部分將士一想到抵抗的越狠、將來被報復得越慘的可怕下場,軍心很是動搖。

而張獻忠並未徹底包圍全城,只是攻打武陵縣西門,另外三面完全敞開了讓人跑。於是當天夜晚,就有大量守軍確認城外無人後,開門蜂擁逃出城去。

張獻忠也不追擊逃兵和逃跑百姓,只是進城亂殺了一夜,把駐在常德的當地藩王、榮王朱由枵全家殺死,包括朱由枵本人和他兒子、世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