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管殺也管埋,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也設想過一些法子。首先,運河巡防士卒,是可以直接轉為地方剿賊兵丁的,如今楊閣老在中原各省作戰,本就缺乏兵力,這些人嚴加訓練管束後,可以作戰。

衛所運軍,可以調往南方和天津,負責港口建設,雖然也要花錢,但這個錢花了後,可以實打實留下更好的碼頭、機械,不像每年運糧,運完後什麼實物都沒剩下。

最後的普通季節性漕民,可以把大部分人遷走,剩下的小部分人就地耕種遷走者空下來的佃租田地,也能解決一部分。他們本就是農閒幫工補貼家用,只要人少田多之後,就地多種幾畝就行。

被遷走的這部分,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部分,每年每府應該不超過三四萬人。臣近年來與犬子以及江南一些開明士紳核計、應對災荒,想出了一些法子,可以讓現有田畝、桑園更加精耕細作、吸納更多勞力、總產出也更加高產,應該能吸納每年六七萬人。”

說著,沈廷揚拿出提前準備好的一些圖紙,給崇禎講解了“在蠶桑行業發達的府縣,搞桑基魚塘”的辦法。

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地方,增加一點土地整備的開挖工作、尤其是利用沼澤溼地比較多的地區的天然資源,堆高挖深,又可以讓田地增產,還能多產一茬魚。就算不放飼料,一畝魚塘一年也能自然產出幾十斤到百來斤魚。

歷史上桑基魚塘在晚清和近代出現,倒也不是在蘇州率先搞的,而是在廣東那邊。但沈樹人現在提前開了點技術上的掛,讓單位面積田地更高產吸納更多勞力,先從蘇州開始也沒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退潮

程與京

我用熱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風雲二號

大唐天子李元吉

木易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