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錙銖必較,明鏡高懸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錙銖必較,明鏡高懸,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麼多網際網路公司要靠風投快速起跑,就是因為法律只保護專利,卻不保護商業模式創新。只保護軟體程式碼,卻不保護演算法、設計思路。
別人完全可以依法用一句都不重樣的程式碼、來山寨借鑑模仿實現你的演算法和設計思路,這就逼著那些不受法律保護的東西只有“一洩密就快速衝刺”這一條出路。
沈樹人什麼風浪沒見過,所以堅決走了這條“別人可以抄,但他們還沒反應過來之前,我至少已經把本錢給回了”的路子。
沒有專利保護,一樣可以攀科技!
為了表明自己的堅決態度,沈樹人在鄭成功的質疑之後,又加碼了賞格。
他找來那個之前負責試造腳踏磨砂輪的鐵匠,並且讓張煌言在旁邊算了一下,磨礪環節提升了多少工效、節約了多少工錢。
張煌言很快也算出:“磨礪環節節省的工時,大約佔整刀節約時間的四成。折算下來,一把刀節約八錢銀子工費,磨礪環節節省了三錢二分。”
沈樹人當即拍板:“從裡面抽出兩成,也就是以後每造一把刺刀,抽出六分四厘銀子,分給試造出磨礪機、並且總結機器用法的工匠。至少分賬三年。
讓他們自己討論、分配每個人在這件機器裡的貢獻、出的點子,大家都信服的話,就直接實施,不信服的話,就交給官府定奪各自的貢獻大小。”
張煌言立刻算了一下,如今已經造了800件兵器,砂輪機的製造者就可以得到六兩四錢的賞金。
雖然錢不多,也就相當於一個鐵匠兩個多月的工錢,但畢竟是筆長遠的收益。未來三年內官府造更多刺刀,每造一批他們都能多分錢。
那鐵匠立刻跪下謝恩,還膽怯地說,這個砂輪機主要貢獻者還是他師傅周鐵膽。
沈樹人卻不行,主動問了周鐵膽一些問題,還強調要實事求是,要敢於創新,不要被師承束縛住。他知道科技創新有時候不是靠一群固化僵化、形成路徑依賴的老頭完成的。
尊重“匠人精神”當然重要,但是敢於打破現狀更重要。
周鐵膽倒是沒敢搶徒弟的功勞,或許是這些工匠從沒感受過文官對他們如此重視、如此詳細查問分析,一時也沒膽子論資排輩。
一番核實後,沈樹人就把銀子實打實發到了真正有研發貢獻的人手上。幾個鐵匠拿著自己手頭明明只有一二兩甚至幾錢重的小銀塊,內心卻是感動不已,熱淚盈眶。
這最大的一塊二兩多銀子,居然是府臺大人親自過問查賬、親自計算後,公示發放的。
意義和鄭重程度,絕不是銀子本身所能代表。
“咱活了大半輩子,這是第一次看文官為了咱的這點小玩意兒,親自一個子一個子算賬。沈府臺真是勤政愛民、明鏡高懸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