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召對外臣問短長(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雖然是突發奇想,但是考成法確是很重要,早就想把他拿出來對付大宋這些老油條,但是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今天既然和趙挺之提起了,趙佶決定和政事堂也說明,要捲起來就都捲起來,現在不給大宋這些官吏上上螺絲,恐怕以後推行各項政策並不方便。

趙佶於是決定明日常朝後召見政事堂諸公商量此事。等到常朝後,趙佶在垂拱殿召見他們,這是新年的第一次召見,諸位宰相們臉上還是比較開心的,趙佶和他們寒暄了幾句,就說起考成法來。

其實考成法並不複雜,用張居正的話說就是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重要特點即所謂“立限考事”、“以事責人”,對官員行政進行考核。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並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冊,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 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對所屬行告返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否則以違罪處罰;六科亦可根據賬簿登記,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最後內閣同樣亦依賬簿登記,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

對於大宋來說,政事堂就代替內閣的職責,臺諫就行使都察院和六科的監察職能。對六部三司和地方各監司的行政進行考核。以後大宋官吏的好日子就來臨了,再想什麼梨花院落溶溶月,就不要想了,拿了趙官家的錢,就得給趙官家好好當牛馬,不天天996、007就是好的了。

其實張居正早就說過蓋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趙佶和政事堂制定多麼完美的計劃,最終都是需要地方官府去完善處理的。張居正的話趙佶是非常信服的,若詢事而不考其終,興事而不加屢省,上無綜核之明,人懷苟且之念,雖使堯舜為君,禹皋為佐,亦恐難以底績而有成也。

當年還是學生時拜讀張太嶽的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不禁感嘆張居正果然是大明的救時宰相,若是沒有他,恐怕連萬曆這四十七年都撐不過去。面對諸位宰相們的疑問,趙佶直接引用張太嶽奏疏裡的話說道:“吾竊見近年以來,章奏繁多,各衙門題復,殆無虛日。然敷奏雖勤,而實效蓋鮮。言官議建一法,朝廷日“可”,置郵而傳之四方,則言官之責已矣,不必其法之果便否也。部臣議厘一弊,朝廷曰‘可”,置郵而傳之四方,則部臣之責已矣,不必其弊之果厘否也。某罪當提問矣,或礙於請託之私,概從延緩;某事當議處矣,或牽於可否之說,難於報聞。徵發期會,動經歲月,催督稽驗,取具空文。雖屢奉明旨,不曰“著實舉行”,必曰“該科記著”,顧上之督之者雖諄諄,而下之聽之者恆藐藐。鄙諺曰,“姑口頑而婦耳頑”,今之從政者殆類於此。慾望底績而有成,豈不難哉?”

趙佶說道此處,幾位宰相都沉思起來,雖然大宋的文官沒有大明這票文官離譜,但是他們搞起黨爭,推諉塞責起來那是一點都不遜色,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時候,王安石的各項法令,到地方都變了性質,地方官吏對於中樞的命令,陽奉陰違的多了去了。

作為首相,韓忠彥對此是深有體會,他當先說道:“官家,眼下行政拖沓確實是一大難題,官家所提之法,確是是解決此法的一個辦法,但是具體怎麼解決,還需要擬成章程法度,再擇一地試行。”

趙佶說道:“吾看今歲河北興修水利,就可以擇一路施行,看看效果如何,諸位以為如何?”

蘇轍說道:“官家此法固然可行,但是用政事堂考核臺諫,本朝未有如此如此慣例,政事堂與臺諫各負其責,對於各部院監司的考核,應該是臺諫和政事堂共同考核。”作為臺諫的老大,蘇轍當然得幫臺諫爭取,大宋的臺諫,一向是與政事堂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