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刑罰治安辯論急(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見曾布也同意自己的意見,連忙說道:“既然曾相也認為此法可以推行,不若明日由曾相在常朝中提起,兩制以上大臣公議?”
老狐狸曾布笑著搖搖頭說道:“官家,刑獄之事,事關生殺,豈可輕動?且此事非小,輕易恐怕難以決斷啊!”
趙佶心想老狐狸,不就是讓你出來擋個槍,還跟我玩起套路來了,曾布你好沒道理。趙佶索性開門見山了,直接說道:“曾相可知吾已勾決無憂洞一干人犯,令法司即行正法了?”
曾布說道:“官家的御批,已經下到政事堂了,中書門下刑房已經批轉大理寺,不日即將處決一干人犯。”
趙佶說道:“曾相想必知道,朝堂之上已經有不少官吏上劄子,請求吾赦免這些人,曾相怎麼看?”
曾布笑著說道:“官家,皇長子尚在襁褓之中,為皇長子計,似可赦免一部分人。”趙佶抬起頭,盯著曾布,有些玩味的問道:“這果是曾相的本意嗎?”
曾布垂著頭說道:“生殺予奪,人主之大權也,臣不敢置喙。”
趙佶哈哈一笑,讓曾布有些摸不著頭腦,趙佶心想,若是少殺幾個罪犯就能祈福的話,那放縱這些罪犯所造成的危害又該由誰來承擔呢?前世大學裡有一句著名的法諺,趙佶深以為然,就是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趙佶並不認為赦免一批罪犯就可以使得自己仁君的名號傳遍四方。
相反,趙佶認為依法嚴懲這些人渣才是積德行善,要是連這些人渣都處理不了,趙佶還當什麼官家啊。煌煌《大宋刑統》,連幾個江洋大盜都處理不了,那才真是可笑,到時候趙佶怎麼拿著刑統處理這些貪官汙吏呢。
趙佶對著曾布說道:“吾以為,此輩奸猾,罪深惡重,不可赦免,然群臣百僚,百般上疏,要吾體上天好生之德,不可誅戮太過,卿謂計將安出?”
曾布頭也不抬,只是淡淡的說道:“陛下乾綱獨斷,些許小臣之言,官家何必放在心上。”趙佶算是明白了,曾布心裡還是有氣,不願幫自己頂雷,確實是,從自己即位以來,曾布就屢受打擊,有些怨氣也是正常的。
之前哲宗皇帝駕崩後,曾布聯合向太后將章惇排擠出去,後來韓忠彥雖然為相,但是韓忠彥雖居左相,但生性柔懦,大事多由曾布決定。
趙佶親政後,首先就調回了與曾布有極大矛盾的章惇為樞密使,然後就是任蘇轍為御史中丞,增加韓忠彥的實力,曾布雖然貴為副相,但是實際上在政事堂反而任何權力,雖然他也是新黨大佬,但是與章惇、呂惠卿等都交惡,反而在政事堂中比較孤立。
作為新黨溫和派的領頭羊,自熙寧七年,曾布對市易法進行抨擊,政治傾向轉為中立,並與新黨重要人員進行內鬥,先後與章惇、韓忠彥、蔡京等人爆發矛盾,在哲宗、徽宗期間有“紹述”的政治主張。曾布因與激進派意見不合,主張妥協並打擊主管市易法,造成惡劣後果的呂嘉問等人,但在開邊、恢復新法和打擊元佑黨人的活動中,他意見比較溫和,常與章敦、蔡卞等人持有異議,並阻撓呂惠卿回朝任職。
故而現在章惇、呂惠卿、蔡卞回朝任職,對曾布是相當不利的,夾在韓忠彥和章惇之間兩頭受氣,曾布對趙佶有怨氣那是肯定的。其實曾布能成為新黨,都是很出趙佶的意料的,和大部分新黨成員出身下層和一般士人家庭不同,曾布可是出身書香門第,簪纓世家。
他是太常博士曾易佔的兒子,中書舍人曾鞏的弟弟,曾布與曾鞏、曾肇、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一起被世稱為“南豐七曾”。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於太平興國八年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佔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曾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