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安置流民事多繁(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以回鄉,對於中國老百姓而言,是很難接受的。
趙佶還是說道:如此,在江南可以招募流民,凡願意去荊湖北路開墾荒地的,官府給錢三十貫,每五家給耕牛一頭,每家給田五十畝,五年不起科,同時明年開始從京畿、京東、河北急需遷移流民到荊湖北路,江漢之地,水網縱橫,只要加以開墾,所得糧食,足以支撐本朝。
趙佶說的沒錯,到明代就已經是湖廣熟,天下足了,連江南的蘇州等地,都要從江漢平原購買糧食,用以轉運京師。現在江漢平原上最缺乏的就是人口,與其讓這些流民到時候聚集造反,還不如由朝廷給他們找個出路,雖然現在需要投入,但是長久來看,對朝廷肯定是利大於弊的。
趙佶想了想說道:開發荊湖北路,是未來數年的大事,也是關係朝廷安穩的大事,只有把北方和江南的流民安置好,令他們不生事端,朝廷才能騰出手來處理其他事,荊湖北路的屯田,我想應該專設一司,總管此事,三司、樞密院也要多關注。
趙佶要把河北、京東等地的百姓遷移走,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未來這裡恐怕是戰場,何必讓這些無辜百姓去填塞女真人的鐵蹄呢?與其令他們白白的送死,還不如早早遷移走。
作為首相的韓忠彥這才說道:開墾土地,安置流民,編戶劃田,確實不是小事,不若仿前朝例,設荊湖北路營田司,專司此事,宗澤既然統管此事,就以荊湖北路提點刑獄使權判營田司事。
章惇問道:官家,荊湖北路還有不少五溪蠻,恐怕要設立保甲,編練廂軍,防止蠻夷侵擾。趙佶正想借此機會鍛鍊一下宗澤的軍事能力,於是說道:不若加宗澤本路兵馬都監,給他一將校閱鄉兵兵額,令其在流民眾組建保甲,選拔精壯,編為鄉兵,所需軍器,由軍器監調撥。
趙佶看看沒別的事了說道:若是無他事,著外製草制,畫押用印後發出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