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風乍起(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賈若敢以私利壞國事,少不得要砍幾顆頭顱下來。聽到這番言辭,蘇轍無奈道:何要如此啊!若非要如此,臣請赴京兆府轉運糧草,若有商賈真敢囤積居奇,臣請行軍法!
曾布說道:蘇御史願督糧秣是最好不過,三司也要儘快撥發糧餉,陝西貧瘠,全靠東南轉運,若是真的糧餉不濟,必出大亂。趙佶也說道:三司務必及時發運,實在有不夠的,開封樁庫以濟國用,蘇卿出鎮京兆府,當以何名義?
韓忠彥說道:不若加陝西諸路都轉運使、御史大夫可也。趙佶想想說道:就依韓相的,不過蘇卿只是臨時差遣,並非使相,事畢還要回朝的,此事一定要在詔書中說明。趙佶接著說道:章宣撫既然推薦种師中為將,就當授以全權,臨敵指揮,加种師中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定難軍節度觀察留後、千牛衛大將軍、太子太保、靈州路經略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節制諸路精騎、帶御器械、假節、賜金魚帶,劉仲武賜金魚袋加靈州路經略安撫副使兼兵馬副都總管。
曾布問道:大凡國朝用兵,必派遣內臣監軍,以為慣例,不知官家以誰為監軍?趙佶這下有些頭大,如果說誰合適的話,那必然是童貫了,可是趙佶現在不想童貫過多的和西軍扯上關係,畢竟在趙佶心目中,童貫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而且他是個膽大妄為的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很難保證他做出些什麼事情。趙佶問道:既然已經派蘇卿為都轉運使,不若由蘇卿監軍即可。曾布卻說道:自古內外之道在於制衡相維,蘇御史出鎮京兆固然有監軍之意。不過內臣監軍,直抵禦前,互相應證,也是自然。趙佶看看其他大臣,連狄詠也是一副就該如此的表情。
趙佶苦笑著說道:如此就派管勾皇城司公事、西上閣門使童貫為監軍,同時命童貫率皇城司精銳赴陝西,掃清西賊細作。監軍僅為耳目,不得干預作戰。諸卿還有什麼要說的嗎?蘇轍這才說道:官家,以何名目出兵?師出無名,乃兵家之大忌啊!
蘇轍這個問題還真是難倒趙佶了,說白了這次是宋軍主動出擊,不是和以往一樣被動防禦,這個理由還真不好找,趙佶差點想說不如叫特別軍事行動吧,想想自己還是不能這麼不要臉。還是問道:諸卿以為以何名目?章惇毫不在乎的說道:兩國邊境之上,總有小部落越境劫掠,不若就說此輩劫掠百姓,夏主不能制,故而遣輕騎剿滅匪徒,就是到時候契丹問起,也可以說非是圖他土地,只為保障我邊民生息,剿滅賊寇罷了。
呂惠卿也說道:兩國邊境之間,常有匪徒劫掠商賈,有些就是西賊扮的,殺人越貨本是常事,以此為由,諒西賊也說不出什麼來。趙佶不由得好笑,這理由也和特別軍事行動差不多了。趙佶說道:那就照此辦理,令中書舍人草詔,要在詔書中歷數西賊之惡,明發天下,務要做到師出有名,不可給人以把柄。
諸位大臣領旨而去,趙佶長嘆一聲,對梁從政說道:去把童貫叫來,就說吾有要事找他。趙佶坐在御案前,思考著到底該不該讓童貫去陝西,良久後,趙佶想著,童貫現下只是一個小人物,自己要事連他都駕馭不住,又如何駕馭滿朝的文武呢?去球,讓童貫試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