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章 經義別有新書立(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在也都是頗為大家所詬病的。大家都認為王安石為了推行新法,任用倖進小人,導致新法失敗。最典型的小人,就是如今坐在眼前的呂惠卿,他被認為是大奸巨惡,為新舊兩黨都不容。

這個時候,趙佶才問道:“以計相之見,荊公之法何以不能推行?”

問及這個問題,呂惠卿有些失落的說道:“非是荊公之法不能推行。當時上不能得太后之信,下不能結百僚之擁,荊公又急於用事,以報神宗。所行之法,過於操切,對於其中一些弊端,也不能及時糾正。所託非人,矇蔽視聽,是以新法之利未見而新法之弊已深,徒喚奈何!”

作為新黨裡能力極強的人,呂惠卿的反水絕不僅僅是他想取王安石而代之,而是已經對新法和所謂變法失去信心了。雖然呂惠卿人品不好,但是呂惠卿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在王安石罷相後,遍發書信給各監司、郡守,讓他們上書陳述利害向神宗皇帝施壓,然後從容地請求皇帝下詔,表明始終不因官吏違法而廢除新法。因此,王安石新法得到更堅決地推行。

可以這麼說,呂惠卿背叛了王安石,但是並沒有背叛新法。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州縣,呂惠卿都是新法最堅決的貫徹者。

在呂惠卿任職參知政事期間,繼續推動新法的進行,不僅廢罷了制科,還保證了市易法的繼續推行。兩次災荒(1073-1074年)期間,呂惠卿等變法派在汴京糶賣了數以萬石計的糧食,穩定了京師居民的生活。尤其是在河北、江浙等為地區,利用貯的青苗錢米,募集受災農民興建水利和從事其他工役,度過災荒。

呂惠卿守邊時,推廣了置將法等新法,並改變了許多現象--\"陝西緣邊漢蕃兵各自為軍,每戰則以蕃部為先鋒,而漢兵城守,伺便乃出戰。惠卿始合之為一,先搜補守兵而出其選以戰,隨屯置將,具條約上之。\"呂惠卿守邊期間還在元豐八年(1085年)和紹聖三年(1096年)取得了兩次大的勝利。

趙佶看著這位佝僂的老臣,問道:“吾欲以荊公陪祀孔廟,計相以為何如?”

呂惠卿跪伏在地上說道:“官家聖見,臣不勝感激!”

趙佶說道:“還是由計相上劄子,吾來批准。也令天子知之!”

呂惠卿不再言語,只是流著眼淚向趙佶行了大禮,然後拜辭而去。趙佶知道,士大夫們誰不在乎身後之名?呂惠卿說是不在乎,其實對自己當年的行為,是深感愧疚的。趙佶讓呂惠卿上劄子為王安石請陪祀,也是給呂惠卿洗刷自己惡名的機會,畢竟當年更多的政見之爭。

而今趙佶要用呂惠卿,還是要為這位老臣消除心中的芥蒂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