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反制手段,他們也更傾向於找學問確實不行的人來陪跑,確保陪跑者想背主反水都沒那個實力考好。
相信李素要是不加干涉的話,不用幾十年,朝廷肯定會出現唐朝實行科舉後的“牛李黨爭”局面,寒門爬上來的官員能和世家官員站隊死掐起來。
這都是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利益分配製度的變化,永遠是伴隨著鬥爭和反撲的。李素也無法改變這個規律,只能是儘量立法引導,將來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說不定科舉制和傳統察舉制的鬥爭,能反覆咬上幾十年,李素一輩子都未必能徹底搞定。
此時此刻,隨著那些高門大戶的排隊士子,在那兒唾棄寒門陪跑學渣不講道德,果然也有些曾經想過作弊的寒門學渣,自慚形穢。
甚至有個別還在排隊的,已經偷偷到旁邊先去更個衣,把有可能被搜出來的體內夾帶扔到廁所裡,不敢再冒險。
顯然,上千人裡,夾帶的實際不止兩三人,只是前兩批先搜出來兩三人,當眾打了板子之後,後面的都嚇住了,放棄了作案計劃。
個別世家子弟看到隊伍有所混亂、排著的人有偷偷離開又回來的,一時沒證據逮住他們,又素不相識記不清楚對方身份,不由鼓譟起來:
“這什麼破貢院!進個場這麼慢!排隊都排了半個多時辰了!看守士卒一個個都瞎呢?遇到那些離隊重排的、都沒人跟上去搜身?
他們肯定是在丟作弊文稿!一搜一個準!都該抓來打板子!朝廷執法不公,我輩自當仗義執言!”
早在東漢末年,太學生群體就是比較喜歡清議褒貶的,還多次發生在雒陽的太學生圍住朝廷重臣情願。
戰亂開始後,因為讀書人鬥不過刀子,這種事兒倒是少了。如今天下重新太平起來,敢說話的人自然也多了起來,這本無可厚非。
何況是事關切身利益,沒作弊的人誰不希望多抓走幾個有作弊嫌疑的,好降低考試時的競爭壓力、提高錄取比例。
這種場合,自然是立刻就有文部官員過來維持秩序。
“肅靜!不得喧譁!有話派代表說,朝廷秉公執法,爾等覺得何處不公,可以依例陳情!”
還別說,因為是第一年回雒陽舉行科舉,朝廷上下都是很重視的,文部尚書管寧本人今天都在場內,他很快親自到門口給考生做工作,瞭解情況。所有文部官員,也幾乎都算是第一批隨著劉備遷來雒陽的。
幾個明顯是趁勢擾亂挑唆的傢伙,還有想上手的,都被控制住了。而那些合理訴求的人,則被安撫下來,要求派代表陳情。
於是人群裡就出來幾個不怕事的官宦子弟,把訴求說了一下:
“排隊進場之時,還有人離隊丟棄作弊證物,朝廷為何不嚴加管束?朝廷取士三令五申要並重德行與才學。現在對可見的德行有缺都不聞不問,豈不是跟曹操一樣只重才幹了?難道連有才的奸邪之徒也要任用不成?”
管寧也不驕不躁,公允地回應:“朝廷法度、紀律說得明明白白,應考舉子沐浴更衣後、依然有夾帶入場者,為舞弊。
既如此,你們每個人現在身上帶有書卷也好,想臨陣磨槍溫習也好,本不犯禁。朝廷又豈能法外加刑、對尚未進場者就因為他們身上帶了文卷,就濫施責罰。
說好了是更衣之後不許帶,那就是更衣之後不許帶。朝廷論跡不論心,不能失信於民。”
管寧這番話,其實他自己一開始也不是很認同的,反而是李素要求刑部的法正配合,堅持要這麼定,搞“罪刑法定”,對於還沒著手就放棄犯意的人要寬宥。
這個理念漢朝的人當然沒有,但李素畢竟是接受後世教育的,他覺得抓作弊這個事兒,不能按思想來算,要有個明確的界限。
在到界限之前“犯罪中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