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聽得很是認真,都忍不住拿筷子蘸酒下意識做筆記。
李素後面跟劉備說的話,文言過於文縐縐了,後世看官多半聽不懂。為了便於理解,所以大致用白話旁白轉述一下:
李素首先就是結合了他後世學的政治哲學,把西方一些哲學家,尤其是亞里士多德關於“質料”和“形式”的哲學論述,跟荀子的“性”和“偽”結合起來看。
當然了,如果是原本的漢末時空,李素想這麼引用,還要考慮到一個論據的問題,就算劉備能聽懂,也缺乏思想來源。
但好在這一世最近這兩年,李素已經在雒陽重建起蘭臺,還收藏了越來越多的羅馬來客提供的著作,而且其中重要的都翻譯了。
如今蘭臺的藏書庫裡,正有幾套翻譯的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副本躺在那兒隨時能供查閱呢。同時偏偏今天一早諸葛亮其實也在請教李素類似的問題,所以李素此刻手頭就能拿出《形而上學》,直接給劉備對照。
當然了,李素絕不只是引用亞里士多德這麼一點點,他關鍵是要把荀子的“性”和“偽”,與亞里士多德的“人天生是城邦動物”連線起來,對照著對比著給劉備解讀——
事實上,李素是更想一步幹到位,直接把荀子的“性”和“偽”與馬克思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結合”對照起來。
但這不是因為馬克思還有一千六百年才會出現麼,李素沒法引用,只好退求其次,逮著亞里士多德這一隻羊毛薅。
也多虧了李素前世的政治哲學理論是在外交學院學的,所以他才那麼透徹。
要是換個大學,估計只把馬克思本身講透就很不錯了,多半還會講得很無聊、讓人強背結論,不敢講那些隱藏在人性最底層的邏輯,導致學生都不愛聽。
畢竟,很多東西不是統治階級不需要學太深。
可其實稍微用腦子想一想,就知道馬克思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真要學透,就該從“馬克思之前是什麼樣的,他跟之前那一步的進步在哪兒,那些差別的地方究竟解決了當時的什麼社會政治哲學痛點”說起。然後以此類推一點點往人類共同智慧的源頭追溯。
也就李素學的課,是從孟子荀子韓非子、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棍子幹到底乾透、串聯到康德、費爾巴哈、馬克思,才有了李素今天對政治哲學的予取予求,潑灑起智商火花時,如此揮灑自如。
……
李素就向劉備展示了這樣一個社會哲學圖景:人的天性,分成兩部分,自然屬性,就是荀子說的“性”,可以理解為先天的。社會屬性,就是荀子說的“偽”,也可以理解為後天的。
但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又不僅僅於此,還有更廣泛的含義。
人的自然屬性,是人和自然環境、和外物,和一切非人客觀存在打交道的屬性。
比如人跟食物、動物、植物、非生物的土石水火打交道,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這部分動用的都是人的“自然屬性”,也就是“性”。
這方面荀子其實也有樸素涉獵的,荀子把人對物的認知和態度分為四級,人對“水火”如何如何,對“草木”如何如何,對“禽獸”如何如何,最後對人又如何。
用現代話語概括翻譯一下,就相當於荀子已經認識到人的道德只是針對“人對人的行為準則和態度”而言的,而人對非生物(水火)、對植物(草木)、對動物(禽獸)的態度,談不上道德。
所以,荀子說的“性”本身是“質樸”的,不等於韓非說的“性”是“惡”的。
就好比人殺動物來吃,雖然有“殺”這個動作,但殺貓殺狗殺豬是不存在善惡的。
至於人砍伐草木植物為自己所用,甚至只是挖掘土石開礦、造房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