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滑輪也都放棄了木質結構,全部用的鋼鐵。

這些技術也不算什麼很先進,就是費時費力費材料,成本昂貴效率低下。歐洲人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都是用這些造大型城堡和教堂的。

俄國人在彼得大帝時期,也造過差不多大的鐘,當時也考慮過成熟的起重方案。

一切的努力,才有了劉備此刻瞠目結舌看著的這座巨鍾兼“燈塔防抖阻尼器”。

饒是當了多年皇帝,劉備伸手觸控這座巨鍾時,手臂依然有些纏鬥。觸手冰涼,上面還有鑄出銘文,著實不簡單。

銘文的內容,無非就是從《殿興有福論》裡面擷取一些,重新整理後潤色對仗,大意就是論證為什麼漢有天下、始終是得天命眷顧,有終戰之德。字都很大,可以少銘一些篇幅。

“這鐘有多重?能敲一下試試麼?”摸完之後,劉備若有所思地問。

“用銅一百萬漢斤,鑄完之後成品多重,沒法再稱了,就當一百萬吧。”李素解說道,隨後話鋒一轉,委婉勸道,

“陛下要觀鍾,在此觀瞻即可,要聽鳴鐘,那就還請登頂、或者回到剛才那層——這層是放鐘的,下面那層才是鳴鐘士卒操作的。”

劉備愕然:“這鐘大到放鍾和鳴鐘還要分兩層?這是為何?”

李素指著鍾內的擊鐵:“此鍾如此巨大,鳴響的擊鐵也重逾千鈞,嗡鳴回聲極為巨大。鳴鐘時,必須將四面落地長窗全部卸掉,疏通風勢,擴散迴音。

高處風太大,人留在此處會有危險。另一方面,鐘聲也太過洪亮巨大,之前在地面試的時候,震傷了幾個鳴鐘手,臟腑七竅流血。

所以才特地設計加高了兩丈塔身、加了一層給敲鐘的人藏身,樓下那層隔音效果比較好,躲在那裡用傳動機關敲才不會被鐘聲震傷。”

劉備聽了,立刻從諫如流:“那還是算了,朕還是先登上塔頂吧,還有二十丈是吧?隔了二十丈遠後,關上門窗,應該就安全了吧。”

既然要躲,就索性一步到位躲遠一點。等劉備登頂了,再吩咐下面的人敲便是。

一行人又攀登了十幾分鍾,總算來到頂樓。

頂上倒數第二層是燈室,有個巨大的篝火堆或者狼煙堆,旁邊還有巨大的金屬鏡子,組成凹面陣以聚焦反射火光。

燈室再上去,還有一層瞭望層,那才是最頂,顯然是供達官顯貴觀景的。可見這燈塔設計的時候,也是考慮到遊覽的需求的。

只不過絕大多數人上不來,這不是錢的問題,只跟社會地位有關。以後說不定至少要官居郡守的人,或者是有列侯爵位的,才能上來看一眼,引為殊榮。

高處的狂風,吹得劉備都有些睜不開眼,鬚髮戟張,卻還是忍不住強撐著睜眼貪看景緻。

“好,好,好,丞相這燈塔造得好。利國利民,東海百舸爭流、千帆競渡、盡收眼底。看著這些海船,俱往此輻集輻散,可謂天下海途樞紐矣。”

劉備沒什麼文化,說不出什麼大詞,只是簡單粗暴反覆強調喊了一會兒好,旁邊隨行的文武當然也跟著附和。

劉備意猶未盡,拉著李素表態:“丞相也是第一次登塔吧?今晚可以在塔上下榻歇息麼?好不容易上來一次,總要作詩留念,不枉此行。”

谷/span劉備不是喜歡詩詞,他的心態就像是想“發個朋友圈證明自己到此一遊了”。

這個時代沒有照片可以拍,不寫詩沒法證明自己的優越啊。

李素倒是很清楚劉備的心態,揣摩著說:“陛下,要不臣找人給陛下畫像一幅,以志此盛況吧?

臣近年來也擷取羅馬人的不少畫技長處,而且跟阿亮琢磨了一個用平面玻璃隔著看人、在玻璃上先鋪上半透的薄紗勾勒圖形,遠比原先的圖畫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