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瑾亦步亦趨跟著李素和諸葛亮入席,一邊走一邊觀察兩旁的景緻樓臺。
李素今日選來款待宴客的地方,是畢圭苑內一座湖心亭榭,有九曲石廊橋連線兩岸。這也是這座前皇家園林裡,少數完全沒有被戰火波及過的地方,儲存得比較完好。
當年董卓撤走時讓人放火,也沒來得及特地跑到湖心小島上專門放一把。岸邊的房子燒了後,火也沒法越過湖水蔓延過來。
作為一個同樣熟讀詩書精通曆史教訓的文官,諸葛瑾對於這些古樸遺蹟的腦補能力非常強大。看著這一草一木的遺痕,他就能腦補出:
或許當初董卓留在此地的守將,被趙雲奇襲擊殺時的場景,便頗似王莽臨死前逃上漸臺避火的窘境吧。
這種通感,沒文化的人很難聯想。就好比一個考古學教授和一個文盲,同樣去博物館參觀,文盲就是瞎看,考古大佬看到一片磚都能看出文章來。
諸葛瑾也看得出來,李素對於靈帝留下的那麼多“奇觀”,採取的是借鑑保留的態度。只要儲存完好,就會繼續留用,不會盲目大拆大建、為拆而拆。
要拆的都是多多少少有損壞、確實不能直接利用的部分。這也算得上是慎重的繼承與發展了。
入席之後,諸葛瑾看到眼前端上來的菜餚,不過是汽鍋雞、炙牛羊肉、酒炙黃河鯉魚。汽鍋雞里加了火腿、冬筍,炙烤鯉魚則是配上焙面。
寥寥幾種葷菜,除了黃河鯉魚以外,其他都是家養的,沒有野味。
這個場景,也是讓諸葛瑾大為感動,意識到李素調任司隸校尉之後,生活是多麼清苦——
雖然在普通人看來,這生活條件已經很不錯了。但要縱向對比,跟李素在成都、長安和武昌時的日子比比,就知道來百廢待興的雒陽生活是何等的發配受苦。
河南尹本地豬用的明顯不是李素要求的潔淨飼料,而且沒有騸過,騷味依然濃烈。所以李素不吃本地新鮮豬肉,今天席面上僅有的豬肉配料也只有火腿。
那還是滇州朱提郡出產的,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雲南宣威火腿”。
李素當年在益州時,要求自家封地上那些負責上貢畜肉的農戶,凡是給侯府的豬,都不許用傳統汙穢的飼料養。
當然李素也不是浪費虐民之輩,不至於跟東晉那些攀比豪奢之徒那樣要求給豬餵奶。只要是吃糟糠、豬草、堅果養大的豬,李素都可以接受。而且堅果飼料也儘量選人類不愛吃的果子品種。
正因為李素的實用主義態度,也沒有明顯提升養豬成本。所以這個原本用於私人享樂的方子才能流傳出去,被當地山區百姓學習模仿,後來流傳到朱提郡才發展出“宣威火腿”。
比如口感粗劣滯澀、災荒年才有人磨成橡子麵吃的橡實,就屬於“人類不愛吃,但豬愛吃”的堅果,成本其實比麩糠還便宜。
百姓荒年寧可吃粗麥麩也不愛吃橡子麵,那東西吃多了容易便秘。
但橡實在南方山區很多,用橡實養出來的豬肉有濃郁的堅果香。西方的伊比利亞火腿就經常宣揚“這些豬都是吃橡子長大的”,李素讓民間把人類最不愛吃的堅果撿回來餵豬,也算是廢物利用兩全其美。
所以這一世,滇州益州的火腿,倒是兼有了原本“雲南宣威火腿”和西方“伊比利亞火腿”的雙重優勢了,又鮮亮又香醇有堅果香。
不過到了北方,這套養豬飼料配方倒是無法推廣,連小規模都推不起。
主要是沒有益州南部和滇州的十萬大山,也沒那麼豐富的野山堅果。更沒有足夠的山地民族勞動力、閒著沒事撿山果。
李素未來的豬肉自由,還得長期依靠南方的長途貿易進貢。
席面上大部分的菜色,諸葛瑾都不陌生,只有一道酒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