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2章 歸己之功為天有,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大計,為了穩妥,李素到時候如果決定要實施,還是會額外撥出一筆地理勘測考察費用,找很多專業的測量員把引黃引伊方案的可行性都精確計算一下。

五十億都花了,也不差幾個億的設計勘測費,當然要優選最實事求是的最佳方案,不能拍腦門決策。對於設計師和測量員的價值,也要充分尊重和肯定。

當然,最後真決定修了高架水渠,後續使用過程中,每年也要再給點日常清理維護費,但這個錢跟造價比,絕對是非常便宜的。

畢竟別說羅馬帝國了,便是更早幾百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修的石頭高架水渠,一直到刺客信條艾叔的時代、大航海前夕,都能儲存下來大半遺蹟,21世紀人去義大利旅遊,還能看到一些。

堅固的石砌拱圈建築嘛,只要別刻意搞破壞、不養護,千年不倒都正常的。

現在,一切的決策關鍵,就回到了能不能掏這五十億、什麼時候掏得出來的問題了。

李素猶豫思索技術細節的同時,旁邊頗有大局觀的諸葛亮卻是先反應了過來,諸葛亮很果斷地勸說:

“李師,您猶豫不決,是覺得這個方案,技術上有重大疑問麼?”

李素回過神來,謹慎評估:“有點小疑問,不大,主要是錢的問題。”

諸葛亮一揮手,讓馬鈞先退下,同時讓工曹從事桓階也退下,不能聽後續的機密談話。

然後諸葛亮才單刀直入地勸諫:“既然只是擔心錢,那就先把新城選址最終敲定下來吧。您也說了,這是未來國都有數百萬人之後,才要擔心的事情。

現在您剛造新城,第一年都未必造得完,剛造好,前兩年最多也就十萬二十萬人住。人少的時候,用水怎麼都好騰挪解決,讓百姓自己各想辦法便是。

我們既然技術上有了把握,那便是有了一個兜底的下限,心裡不慌了。前面也說了,雒陽人口多起來、陛下把朝廷遷回,至少都是三年之後。

以袁紹、曹操如今的局面,三年後袁氏肯定是滅亡了,曹操能不能收拾乾淨還不好保證。但到時候朝廷的財政壓力必然比現在少很多,軍費可以比巔峰時縮減。

到時候,朝廷還怕拿不出這五十億錢麼?而且也沒讓一年就拿出來。這種工程,肯定要循序漸進修好幾年。

我看挖河和拼接高架倒是不費時間,可是鋪高架那四十里石質水槽,要加工出來,不知要採禿多少堅硬的山嶽,動用多少石匠。真準備修了,前一兩年的錢,也濟不了多少事。

只能是先拿來採買雕琢生產這些石質水槽,攢些零件。最後一年資金全到位了,再挖溝打地基、架橋拼接。”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確:這個方案關鍵是給了大家退路,知道把新城選在平緩的山坡臺地高處,沒有問題,將來可以補救。

既然如此,補救什麼時候都能補,矛盾積累到那一步、不補就會民怨上升了,到時候再掏錢也來得及,前面該快刀斬亂麻先做的事情就做了!

有了底牌退路,心中不慌。

諸葛亮看李素還在思考,他不知道李素是在思考技術細節,諸葛亮便很有魄力地說了一句:

“李師若是另有擔憂,將來可以說是學生慫恿、以河南尹身份推動了這個配套工程。若是最終不諧,效果不濟,學生一力承擔。”

諸葛瑾連忙說:“二弟你說什麼呢!你有大賢之資,將來也是經世濟民之人,怎能拿前途冒險。愚兄不過魯鈍中庸之才,這些新城選址、移民遷徙、配套安置,都是我這個民部尚書的責任,出什麼事兒也是愚兄之責。”

李素在旁邊聽得反而有些怒了,雖然這些人是好心,爭相為看不見的風險提前承擔預期責任。

李素一拍桌子:“夠了!說什麼呢!這是分責任的時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