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06章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
四月初一,博望縣。
李素一行,在宛城視察了高順的新軍擴軍訓練情況,瞭解完那些非武器裝備的配套軍資保障工作的現狀,隨後就來到博望,視察運河專案的推進情況。
李素來的還算是時候。因為在他來之前,執行運河工程的督造文官和維持紀律的武將、普通的民夫,士氣都還挺高漲。之前遇到的一些問題,也都似乎能解決。
偏偏就在李素即將來的時候,剛剛遇到一些比較嚴重的新問題,急需一根定海神針,來挽回大家的信心。
……
運河專案的施工,啟動時間還是比較早的。
自從去年秋收之後那個農閒季節,整座博望縣乃至對面的葉縣、昆陽縣,就成為了一個大工地。
數以萬計的民夫,外加近十萬人的待訓新兵乃至曾經的敵對陣營戰俘,被調集到這片工地上,夜以繼日地辛勤勞作。
有條不紊地按計劃推進著博望與葉縣、昆陽之間的開挖工程。
朝廷的物資補給也給力,始終確保民夫和戰俘有足夠的口糧,不至於乾重活還吃不飽。所以勞役人員的人心和士氣倒也穩定,直到今年開春之前,絕大部分人內心都滿懷希望。
負責全部這近二十萬壯丁保障和調教訓練工作的高順,也一直是充滿信心,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畢竟,只是一條全程直線距離才八十里的運河而已!
哪怕部分位置需要開挖的深度比較大,土方作業量暴漲。還能比五百多年前、戰國時魏國人修的鴻溝還大多少不成?
五百多年前,魏國人修的鴻溝,當然跟後世隋朝大運河的“通濟渠”並不完全等同。因為鴻溝還利用了一部分潁川和濟水的天然河道。
而這部分河道歷史上再經過此後數百年的使用、淤塞,外加後來黃河改道奪濟入海,導致濟水周邊天然河道廢棄。所以到隋朝的時候,通濟渠需要人工開挖的距離,已經比戰國的時候多了一半多。
所以戰國鴻溝只是從大梁城(開封,戰國時也是魏國都城)為起點,往南一直到潁川邊的項城、汝陰之間(今安徽阜陽)。
相當於從黃河南岸一直修到後世潁水在河南與安徽交界的位置,全程直線距離是五六百里(隋朝通濟渠全程超過一千里)。
考慮到運河本身的曲折增加里程,鴻溝全程也不超過七百里。
五百年前的戰國人都能修那麼大的運河,如今高順有二十萬全職的民夫勞役,生產技術也先進了那麼多倍,還搞不定只相當於前者八分之一里程、只是需要額外克服一個山區埡口的“小專案”?
所以,去年秋收之後,一直到十月底,整個施工方從上到下都是大幹快上的狀態。當時李素甚至都還沒請示到劉備的聖旨、投入巨資給予朝廷的正式支援。
換言之,一開始只是拿了荊州本地的錢糧,沒把這個工程當回事兒,就直接按照“戰時糧道”的建設規格上馬了。
李素作為總督南方各州的地方實權派,他確實有權力在不經過劉備的情況下,就批這種動用人數不超過十萬人、工期一年以內的“小專案”的。
去年修到十月底的時候,首先出了第一個狀況,那就是運河的實際里程,要比直線距離的八十里遠一些——
當時,考慮到降低全程的開挖深度,所以不能直接拉直線往方城埡口最矮的位置挖過去,而要半途稍微繞一繞。
因為經過勘測,發現直奔方城埡口取直的話,一路上有一半多的里程,都要把河道比旁邊天然地形挖低十丈以上!這個土方作業量太大了。
如果稍微迂迴繞一繞,雖然最後的埡口制高點要挖的深度依然超過二十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