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章 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820章統治階級才能學的歷史課

劉備雖然不尚繁文縟節,年輕時也習慣了戎馬生涯。所以哪怕當了皇帝,出巡也是習慣騎馬、帶上一群親衛部隊。(當然現在也不算老,39歲)

不過,因為蔡邕臨時找他陳情,希望作為太傅,可以隨行巡視,從此移居雒陽,暫時不回長安了。

反正太傅也不用上朝,一貫以年老體弱告假。等將來劉備正式把朝廷遷過去,有事兒再請教他也不遲。

考慮到蔡邕年事已高,劉備才改為乘輿出巡,他自己坐了一輛六輪的新式玉軾金根車,蔡邕也配了一輛車。

劉備的車,裝飾奢華,內部卻未必多舒適,主要是要考慮到大漢的威儀,以氣派體面為主,所以裝修風格非常硬朗,不能跟原先桓靈時的鑾輿差異過大。

不過好在桓靈都不尚武,大漢已經多年沒有皇帝武裝出巡的臥車樣品存世了。所以倒是給了將作監的工匠們一定的發揮空間,可以吸收結合李素髮明的西域大篷車的技術優點。

另外,皇帝坐的臥車,自古是叫“轀輬車”,沒窗戶為轀,有窗戶則輬,秦始皇巡遊天下用的就是那個,漢武帝武裝出巡時也坐過。

武帝死後,讓霍光輔政,待遇極高。霍光死時,漢宣帝賜他葬禮如蕭何故事、仿秦始皇以轀輬車載屍。

不過自此以後,漢朝皇帝覺得這名字不吉利,便淪為了專門出殯運屍的載具。活人皇帝坐的“臥鋪車”,只好另外取名。

今天,劉備坐的車叫“玉軾臥輅”,已經跟諸葛亮之前在上黨戰役中造的水陸兩用船差不多大了。車廂長達三丈六尺,橫闊九尺,十六馬拉車。

車廂有前後四尺寬、左右一尺寬的迴廊,廊簷裡面有圍壁。圍壁裡才是三丈長、七尺寬的房間,還分前後兩段,各長一丈半。

前面是處理政務的書房,後面是臥室。書房旁邊還有薰香更衣之所,產生的穢物可以直接開啟車廂底蓋排汙到路面上。

不過,即使如此體面,劉備還是覺得不如李素給老丈人蔡邕造的車舒適——

蔡邕不用講朝廷體面,所以車子不帶回廊,也不用飛簷斗拱的複雜雕飾車頂,但因此室內空間反而更寬敞舒服。

書房也不用四平八穩很正派,偏處一角佈局都行,也沒那些摸起來礙手礙腳的硬朗傢俱。

空出來的位置甚至還能把更衣室做得更大,實現乾溼分離,擺個洗手檯和泡澡浴缸,甚至連更衣用的桶都自帶沖水。

所以,劉備也就是在出巡的前兩天,在新豐和灞上這些地方時,好歹還是關中平原,條件還不錯,所以坐坐自己的玉軾臥輅,不舒服的話晚上也可以不睡車上。

第三天過了華陰縣,進入崤函道,崤山山區形勢雄峻,每天生活起居只能在車上,劉備很快就嫌棄自己的車太形式主義了。

於是他也不等到雒陽,每天到太傅的車上蹭聽講,美其名曰請教學問。

劉備內心還忍不住感慨:特麼的還是伯雅孝敬他老丈人的車舒服!這象皮裡塞了海綿的座椅,比朕那硬得磕人的御座都舒服!

正好,蔡邕出發之前,也跟劉備提過“統治蠻夷之地的關鍵,在於考據自古以來那些地方都屬於華夏故土,製造向心力”這個思路。

雖然劉備覺得李素更專業,但既然蔡邕也懂,就趁著趕路這幾天,提前學習起來。作為皇帝,雖然不用親自操作,但也該吃透這裡面的學術原理,順便看看是否真的有用。

……

蔡邕顯然是有點學究的,皇帝問他,他雖然要給出實用性的答案,不能掉書袋。但他還是利用太傅的身份,希望皇帝能自己受到啟發,而不是被灌輸,這樣得到的新認知才更加徹底。

劉備來請教他這天,巡遊隊伍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