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的一名別部司馬,跟著張純一起造反的。

副將鮮于奴,原是素利手下的猛將。去年年底,素利本人被烏桓丘力居攻殺,首級被獻給劉虞後,鮮卑素利部的殘餘,就跟著鮮于奴一起,隨張純輾轉逃到遼東,如今被分配來跟張豪一起守遼隧。

張豪平時主要守在遼隧縣城內,而鮮于奴駐守城外沿著遼河的長塹工事,也負責野戰劫糧、斷敵糧道之類的任務。

隨著漢軍繞後偷家的把戲越演越全套、越演越逼真,張豪與鮮于奴心中也是直犯嘀咕。

五月十八這天,張豪召鮮于奴回城,一起商量了一下:“鮮于將軍,不知襄平那邊到底是被佯攻還是猛攻,你排遣數百斥候,分幾隊迂迴與襄平取得聯絡,務必探明漢軍虛實。”

“也罷,咱派鮮卑勇士去打探一下。”鮮于奴也不抗命,很實誠地執行了。

說句題外話,這張豪和鮮于奴別看史書上都是無名下將級別,但如今張純卻都封他們為將軍,級別還不低,所以他們日常交談才相互如此稱呼。

誰讓二張政權已經走到了末路,官位不值錢呢?張豪這種人,居然是偽車騎將軍,鮮于奴是偽驃騎將軍。

打探的工作持續了三天,五月二十這天,總算得了回信。

四波鮮卑精銳騎兵組成的斥候,每波五十騎、累計二百人,只有三十七人活著回來。

這三十七人裡,真正摸到能看到襄平城牆距離才全身而退的,只有十一人。

其餘都被趙雲的巡邏騎兵截殺了,趙雲本人就殺了四十多騎。

他們帶回來的訊息是:襄平城東北、東南兩個方向,都是殺聲震天,漢軍營地連綿。

而且,每組營地,他們還大致估了帳篷數量、飯點時的炊煙灶數,在羊皮上畫了草圖。

張豪與鮮于奴一核對,覺得襄平城下的漢軍絕對是主力,估計已經一萬多人了。

作為鮮卑人的鮮于奴首先沉不住氣了:“而且按照咱的瞭望哨與斥候每日回報,數劉備遼隧大營帳、灶煙之數,這帳篷倒是夠住幾萬人了,但做飯的炊煙絕對連五千兵馬都養不夠。

要我說,帳篷數量肯定是虛張聲勢假的,就是為了嚇住我們,實際上劉備在我們這邊的兵力已經空虛。不如,我明晚就趁著深夜偷偷趟水渡過遼河西側支流,劫營殺劉備一個不被!要是破了這邊的大營,繞後襄平的漢軍不就被斷了歸路和糧道,甕中捉鱉了麼?”

張豪到底是漢人,稍微謹慎一些:“不可,萬一是劉備的誘敵之計呢?聽說難峭王和閻柔在昌黎時,就屢屢中了劉備軍師李素的毒計。咱就死守,跟劉備對耗。

營帳和灶頭數量是可以造假的,除非是漢軍往襄平前線運糧的速度不能造假——我們再觀察幾天,看看漢軍每隔幾天往襄平圍城前線運一次糧,每次有多少糧車,就能估算出襄平繞後漢軍的耗糧速度。

這個倒是不太可能造假,畢竟陸路運糧耗費巨大,用不上的東西空跑幾趟,這路上民夫吃飯的消耗就不是小數了。”

鮮于奴一想,不得不佩服:“還是你們漢人詭計多端,能想那麼細。不過萬一襄平前線還是沒那麼多人吃飯、但劉備先把糧食運過去囤著呢?吃不完他也能放著啊。”

張豪得意一笑:“放著當然可以,但如果襄平那邊漢軍兵力實際不足的話,屯糧太多,就不怕被城裡大將軍親自帶兵殺出來劫營燒糧搶糧?守城之軍想出城劫圍城營寨,那是一伸腿就到的,世上只有千日做賊,卻無千日防賊。”

鮮于奴覺得很有道理,兩人就商量定了:按這個計劃再觀察兩三波。

反正就算劉備主攻襄平,以襄平的城池堅固,一兩月肯定是圍不下來的。

而周泰往襄平前線陸路運糧,基本上七八天就有一輪,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