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劉縣令棄官,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得到了徵辟,也就能名正言順長期留在京師了。
此後兩天並無大事發生,他就去宗正卿那兒辦了一下“入職手續”,熟悉一下情況,然後業餘時間就繼續完成他的寫書、刻書、印書工作。
兩天後,三月初一,正是朝廷五日一朝的大朝會日期。
算算日子,李素穿越到這個世界,已經過了整整一個月了。在京師滯留,前後加起來也有十幾天。
靈帝如今常年荒於政事,但朝會還是要開的。無非皇帝稍微露個臉就閃,具體事務由公卿初步處理後、交十常侍定奪。
之前幽州刺史陶謙的第一份告急文書,是四天前送來的,錯過了上一次大朝會,所以對於相關告急的獎懲處斷,自然要在這次朝會上討論。
公卿與十常侍一番閉門博弈,最後達成了平衡。
陶謙暫時不獎不懲,仍然暫留在幽州刺史職務上,讓他戴罪立功先把幽州局面穩定住,免得糜爛快速擴大。
不過大家都知道,陶謙這個幽州刺史是當不久了,最多幾個月,就會被藉口調走。
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十天前倉促帶領駐紮在漁陽的烏桓南下迎擊張純。可行至後世居庸關一帶時,其帳下的烏桓難峭王突然發難,與張純裡應外合,擊殺公綦稠,並殺散公綦稠帳下嫡系的漢人部曲。
這次的朝會上,也正式定了調子,把一切都推到了公綦稠這個已經戰死的死人身上,認為是他御下不明,又剋扣烏桓糧餉,沒有察覺到烏桓人的異心。
與此同時,朝會還正式對劉備、潘鳳、張郃等人之前出首、追捕張純的功過,討論出了一個結果。
潘鳳、張郃功勞較小,或者說行動中有一定的過失,但總體上功大於過,各自被賞賜了一些金錢,但沒有升官。
而劉備功勞最大,因為有首先出首之功,還是一路殺穿了黑山賊盤踞的地區、冒險南下報信的,追殺張純時作戰表現也英勇敢先。
最終朝議決定,將劉備由安喜縣尉,改遷為廣昌縣長,秩正四百石,比原先升了兩級。(安喜縣尉是三百石,要升到比四百石、再到四百石)
之所以廣昌縣長只有正四百石,是因為這個縣比較小——一萬戶以下的縣,只有“縣長”,根據戶口數從正四百石到比六百石。一萬戶以上的縣才有“縣令”,從正六百石到千石。
而廣昌縣是中山最北面的縣,位於淶水上游(相當於後世保定的淶源縣),這個縣在燕山山區,戶口很少,才剛剛五千戶左右,所以縣長比較不值錢。
另外,根據之前張郃堵截張純時的部署,當時因為官軍兵力不夠,只堵截了中山郡與涿郡交界的南部地區、也就是易水沿岸,而沒有兵力去堵淶水。
所以最終,張純確實是從廣昌縣沿著淶水逃脫的。廣昌當地的官員,不是本來就跟著張純從賊,就是被張純殺害殉國了。
因此,廣昌縣官場上的官員,基本上都被清空、騰出了很多官位空缺。
朝議這才決定讓知兵善戰的劉備去當廣昌縣長,也好負責堵住淶水一線,防止張純在幽州做大後,再沿著這條路反向蔓延回冀州。
至於李素,在朝議上倒也有提到他的名字,但後來聽說大宗正劉虞已經徵辟他為宗正府公主家丞、秩正三百石,也就不再另外處理,只是追認備案即可。
……
可惜,朝廷對劉備的任命徵辟,當然沒能正式下發下去。
因為劉備早就不在安喜縣尉的職位上了,哪怕把任命送去也是白跑一趟。
朝議後第二天,李素就以“劉備前同僚”的身份,用恰當的渠道,委婉上報有司,說劉備已經棄官回鄉、組織鄉勇抗擊張純了。
有司之中,其實有少數人已經提前知道這個訊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