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6章 卷末雜談,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完結了,可喜可賀。
本作結局可以看成是個boss取得完勝的badend(不是通常意義的悲劇結局,喜歡看書先看後記的讀者看到這句話無需太糾結)。我個人在偵探小說方面,比起所謂goodend和badend,更加希望有一個“帥氣的結局”。【博弈之後的最優解、心服口服的失敗者,而且別是“我預判了你的預判”這種套娃劇情。正反派必須出發點明確、手段邏輯明確合理可推。】這是我在創作本作結局時給自己提出的要求。
不過我想讀者難以接受的點應該不是boss如何如何,而是主角預言家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吧。我的作品向來主角作用弱,但作用弱成這樣就不只是我個人喜好的原因了……關於這方面我會在下文的2中展開說說。
接下來分成幾個方面。
1,本作的整體構思
2,本作的主題問題
3,boss東野恭一郎
4,meta
5,零碎的感想
6,正在寫的其他作品
7,本作的外傳
=====1、關於本作的整體構思=====
原本有這樣的構想——這不是一場迴圈遊戲嗎?“可能性求和”的標題實質上是指“像galgame那樣有許多分支和if”。然後偵探之死開始的是一種路線(第四次輪迴),下次輪迴(第五次)中偵探沒死,並且王馬不會受到bug影響,開篇就有登場。最後還有一次輪迴(第六次),最原和東野也會加入這場遊戲,徹底結束全文。
如此一來這部小說就會變成相當篇幅的長篇故事……於是這個想法被我很早地否掉了。我不喜歡寫那樣的長篇,而且最關鍵的是我也想不出那麼多案子啊……
除非像彈丸論破那樣,重心轉到人物身上,再不就設定什麼其他的大陰謀作為劇情框架。然而“迴圈自相殘殺遊戲”的設定若是用來推主線劇情總歸有點奇怪,除非本身就可以由內而外地破局,又或者主線謎題和自相殘殺遊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遺憾的是我構想的內幕與第五十期結合得並不緊密,因而無法這麼做。
結果上,雖然本作算是所謂的“輪迴系”,但輪迴這一設定對劇情的影響不大,最原線最原的失敗點、自相殘殺線對戰黑幕求生的關鍵點都不在輪迴上。不過這種“弱輪迴”的設定我自覺效果還行。
=====2、關於本作的主題問題=====
這部小說最大的問題在我看來是主題問題。
這部小說最初的主題是“才能”。種種設定都是圍繞才能設計的。例如人物沒有姓名只有才能名,又例如各個參加者的才能缺陷,又例如預言家的真實才能。
預言家完全沒有任何才能,他的所謂“才能”是彈丸論破環境下的特殊產物。因此讓“只有在彈丸論破中才能實現真正幸運”的江之島奇運產生了同類厭惡的感情,預言家和江之島奇運是對位的角色。幸運也類似,於是她是暫定女一號。
……然後主題改了。
改主題並非我有意為之,這是我第一次寫真正的偵探小說,全然沒預料到自己無法平衡偵探劇情與主題的關係:構思的案件和劇情真的對不上主題啊……越寫越跑題,看著是難扯回去了,再硬寫就是四不像,無奈之下只好重新立個主題——不同人所見、所尋求、所希望的真相。
當然新主題並不明顯,我實在做得很失敗。只能說好在偵探小說對主題的要求不高。
但作為主題變更的結果,原先為主題服務的預言家的才能連帶著戲份和劇情地位一併削弱,為案件讓位。取而代之的是強調了他身為“探求者”的身份。不過身為探求者的他還是沒辦法撐起結局的大任。換言之以“才能”為出發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