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誰在此處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Ω:主題三 彈丸論破系列,彈丸論破可能性求和,當誰在此處時,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場面上是天才較為激進的個人秀。
真黑幕東野恭一郎放任天才講吓去,假黑幕預言家不具備話語權,偵探霧切響子總歸是不屬於這場遊戲,偵探最原終一純屬客串,囚犯重傷未愈,催眠師只是配合天才,解謎家慣例掉線,劍道家弓道家兩人基本旁聽。
而後,天才這位主角,把話鋒轉到了特殊的角色上。
“——開始第三主題之前,我先說明一下。這個主題並非上次案件的遺留。而是在我死而復生的這段時間裡總結出來的。”他敲敲面前投票用的儀器,“王馬小吉的才能是‘人工智慧’,然而代號53的十六人中並不存在‘人工智慧’。我與王馬溝通之後,對照資料確定他為代號53中的‘超高校級的總統’。就像我是代號51中的‘超高校級的天才’,催眠師是代號52的催眠師。既然死者和王馬是程式出了bug的產物,我們就可以把王馬的才能認作一種揭露出來的真相——王馬小吉已經死了,我們所看見的王馬小吉是‘原本王馬小吉’的模仿品。當然不只是他,我想我和催眠師也早就是死人了,死在代號51和代號52的自相殘殺遊戲中。”
“……怎麼突然說起這個?”劍道家問。
催眠師少見地擺出了冷漠的表情。
“偵探小姐,你覺得我的證據在哪裡?”天才主動把話題交給了霧切響子。
霧切響子沉默一會,才開口:“……‘迴圈遊戲’的規則是每輪迴圈淘汰一人。根據資料名單看,已經有‘廚師’、‘妄想家’、‘測繪師’三人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天才’、‘催眠師’、‘總統’。也就代表‘迴圈遊戲’目前已完成了三輪,眼下是第四輪。”
“繼續說吧。”天才道。
霧切響子淺淺地停頓,說:“畫家的才能研究教室裡有【被衝壓機壓死的總統】。可王馬小吉本輪才加入這場自相殘殺,為何會有他的死法呢?天才在第二輪才加入,他的處刑畫有兩幅,他必須要在每一輪都殺一人並被處刑才能成立;催眠師的情況也類似,綜合來看機率不大。考慮到處刑畫中還有一幅【全員處刑a】,這樣機率就更加小了。故而可以推斷:十八幅處刑畫包含三幅加入者的‘原始死亡畫面’。真正屬於本場自相殘殺遊戲的處刑只有十五幅。”
這些內容是她在學級裁判開始之前的推理結果。為了應對這場資訊少得可憐的學級裁判,只能從處刑畫來反推上一輪遊戲的情況。結果不言自明——上一輪遊戲實際上是無法推理的。所有的結論對破案而言都不夠充分。
“可以這麼理解,天才、催眠師和王馬小吉都是已死之人。都是‘超高校級的人工智慧’。”她最後補上一句。
預言家聽得出神。
這個話題聽上去像是機器人科幻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所謂的人格和資料的關係。人是否能被“復現”。
——不過如此一來有個問題。隨著迴圈遊戲進行,代號50下的十六人會逐漸被替換。而如果替換者都是人工智慧的話,這場自相殘殺遊戲豈不是最終會變成十六個人工智慧的派對?
天才用手撫摸螢幕:“正如偵探小姐所說,‘中途加入者’大機率是死人。那麼稍許反推一下吧,50、51這些代號代表什麼含義?我想是代表著‘不同場次的自相殘殺遊戲’。比方說我是代號51的自相殘殺遊戲的參加者,王馬是代號53的遊戲的參加者。我們分別死於各自的自相殘殺遊戲中,最後以人工智慧的身份加入本場遊戲。”
天才這次沒有像之前那樣丟擲個問題還等一會大家的反應。幾乎沒有停頓。說完這一長串話後的平靜也像是筋疲力盡而不得不稍事休息。
“……五十三場自相殘殺遊戲?”弓道家一時半會沒法接受這個結論。
最原終一看眼東野恭一郎,東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