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周太公釣魚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周太公釣魚,人世間:我穿越到秉昆爺爺身邊,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他的孩子王呢。”周蓉撇撇嘴。
“孩子王?”
周志剛又不理解了。
秉義解釋道:“爸,秉文他在上坎租了個房子,這不是過年了嘛,就在門口擺了個攤子,放了一些木製玩具逗孩子玩,總有好幾天了吧,門庭若市。”
“賣的?”周志剛神情有些嚴肅。
“沒有!”
秉義忙道:“他又不缺那幾個錢,他讓孩子拿自己東西去換,木棍、紙面包、酒瓶底兒、火柴槍……什麼都行,只要是他們自己的,不拘好壞貴賤,一樣換一樣,都沒有猜謎語也行,反正就是不白給,剛開始是上坎的孩子,現在太平胡同、光子片的孩子都去了,那裡快成兒童樂園了都。”
自周蓉傍著郝冬梅搬過去住以後,周秉義也是那裡常客,情況熟悉得很。
“那他是為啥?”周志剛不解。
“反正不是閒的,”周蓉斷言道。“那人做事走一步看三步,肯定有目的。”
“啥目的?”周志剛問。
我能猜到也不會總吃癟了。
周蓉心裡暗想。
“那人狡猾得很,我哪知道。”
周文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釣魚。
上坎是什麼地方?
這麼多年,上坎歷經歲月侵襲,不僅屋舍如那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多已老舊,就連其主人也不再是流亡的老俄國人,換成了吉春市的中小知識分子和中小幹部,比如老資歷的中學教師、各中小學的校長、報社出版社的老編輯、醫生、區裡的科長、派出所所長、國企小廠的廠長等等,都是些有能量的人。
在周文眼裡,他們既是財路也是通路,一條通向吉春市上層社會的通路。
學成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這個年頭,城鄉壁壘極森嚴,除過考大學、招工、招幹,農民想弄個城市戶口,不能說很困難,簡直是不可能。
但世事從來不是可丁可卯,任何時代,再嚴格的規定或者法規,都有其漏洞,當然,你把它們看成是後門也成。
就像現代世界的網路系統,有的是疏漏,有的是故意,反正有就是了。
周文不知道哪裡有“門”,但他知道肯定有“門”,他和大常想在吉春市落實戶口和工作,就需要走這些所謂後門。
而上坎居住的這些人家,就是知道,甚至本身就是掌握那些“門”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
怎麼讓他們知道周文,並且知道周文是擁有某些他們需要的“技術”或者“本事”的人呢?這就需要些主動宣傳了。
而給上坎的孩子們以某些理由送一些特殊的禮物,就是周文宣傳自己、展示本事的方式,隱晦卻也直接、明確。
反正,周文覺得這比毛遂那種自薦方式要高明許多,差不多能夠接近姜太公的那種水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