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紙翻花
狐影孤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紙翻花,人世間:我穿越到秉昆爺爺身邊,狐影孤航,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文的攤子上今天多了一樣玩具。
沒辦法,孩子們太熱情。
隨著太平胡同、光子片孩子們的加入,明顯已經有了供不應求的趨勢。
在周村幾年,無聊時打發時間、或者做練習實驗做出來的小玩意兒,漸漸有了被清空的趨勢,木器活兒畢竟耗功夫,用這種辦法釣魚又是他臨時想出來的主意,沒有備貨,臨時趕製也根本來不及,只有增加惠而不費的新品種。
於是,他就想到了紙翻花。
驚銅一棒響鑼開,
撂地圈成七尺臺。
郭氏翻花隨手變,
棗枚扣碗任君猜。
一番把戲千般巧,
神州大地處處開。
這首歌謠唱的是紙翻花。
這種出現於清,後來被稱做“藝術紙花”的玩意兒,在滿清以前,人們普遍稱之為“翻花”,或者“翻天印”。
後來陸續有了其它的名字。
比如“變花”、“十八變”、“十八翻”、“七十二變”等等,直到十多年後的改開初期,才被正式命名為“藝術紙花”。
民間也有叫做“魔術花”的。
原因就是因為透過橫翻、豎翻、斜翻、甩翻、手翻、上翻……等等諸多玩法,在不同的形態和顏色組合之下,能讓一個小小的翻花變幻出多種花樣兒。
一旦玩起來那是花裡有花,花中變花,花姿優美,變幻多端,栩栩如生。
不但神奇、好看,還有益智的元素,類似民間的繩子魔術“開絞”,只要一涉及排解組合,就沒有不費腦子的。
所以,小孩愛玩兒,老人也愛玩。
單個紙翻花製作其實挺費工夫的。
通常情況下。
一支完整的紙翻花作品,工匠人需要用十二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由此可見,紙翻花的製作工藝十分之繁雜。
周文選擇紙翻花是有原因的。
一個是材料簡單,物美價廉。
用硬紙板、竹棍或者木片、彩色專用紙拼接就成,花費極小。雖然對於用紙有特殊要求,比如有韌性、拉力大、吸水性強、容易上色等等,但這時代還真有,注射針劑紙藥盒裡面的隔紙就是,量大得很,購買方便,供應充足。染料就是傳統染料,一大包像泥土一樣的東西,用開水沏開就成,能用許久。
二是適合分工協作,批次生產。
雖然單個製作麻煩,但做很多卻極容易,就像服裝廠做衣服,製版的製版縫合的縫合熨燙的熨燙包裝的包裝,做一套和做一千套,費工其實也差不多。
至於工藝繁雜,那要看誰做。
周文從冰棒廠搞來幾捆木片,去紙盒廠買來一批隔紙,染色晾乾,摺疊切版,剩下的就是熬點漿糊粘連上就成。
邊出攤邊製作都來得及。
反正他需要的是“人氣”,把孩子聚攏到他這裡就成,交貨速度不要求。
交貨慢聚攏的孩子反而更多呢。
只是,周文還是低估了孩子們的熱情,尤其女孩子們紛紛加入隊伍以後。
這是他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情況。
面對花樣繁多、色彩鮮豔的紙花,誘惑戰勝了害羞,而且她們人一多,反而放得更開,比男孩子要厲害得多。
“叔叔”、“哥哥”、“好看哥哥”……等等的甜言蜜語攻勢之下,周文漸漸有了招架不住的趨勢,看得大常直笑。
“你笑個屁呀,還不快幫忙。”
“這活兒我可幹不了,你能者多勞。”大常振振有詞。他坐在一旁躺椅上,只負責維持秩序,讓孩子們把拿來兌換的玩具貼上標籤,他在上面寫下孩子名字、家庭地址等,其它絕不伸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