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獻新祭,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仔等率先獻給鬼神。
《禮記少儀》說,“未嘗不食新。”它翻譯成普通話的意思是新收穫的糧食必須先祭祀祖先,而後人才能吃。剛開始這種祭祀方式還可以讓現代人接受,可到後來,又出現了另一種獻新祀的方式——殺首子。
殺首子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即殺掉家裡第一個出生的孩子。當我看到書上這條記載時,我不由菊花一緊,慶幸自己長在新社會,我是家中長子,恐怕在古代早就涼涼了……
不過原始社會的古人可沒我們現代人那麼多花花腸子,他們的願望非常簡單,即把頭胎生的子女獻給鬼神,以求之後能生出更多更加健康的子嗣。
那麼“殺首子"後的祭品又會怎麼處理?當然是分而食之了。因為在古人眼中,獻祭過的食物含有神靈的加持,吃了就能得福。由此,能否吃到這供神的祭品,進一步成為身份的象徵。
這樣的行為在今天看來讓人毛骨悚然,殺死自己的骨肉不說,還要把骨肉吃掉……我記得當年聽教授講了這節課以後,我足足有三天沒吃飯。
其實殺首子也是古人不得已為之,在母系社會,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當進入父系社會後,母系社會留下來的各種制度不可能一下子消失殆盡,第一個孩子很可能不是丈夫的骨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丈夫便會將妻妾所生的首子殺掉,保持自己血統的純正。
為了讓自己的行動變得合理化,古代男人乾脆把殺首子變成獻新祭的一部份。
華夏民間人皆熟知的電視連續劇《封神演義》中有紂王殺了西伯姬昌的長子伯邑考,並且做成肉羹讓姬昌吃掉的情節。這個當然是作者的捏造。據歷史學家考證,西周歷史上的確有一個叫伯邑考的人,他的身份也是西伯候姬昌的長子。
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製,伯邑考應該成為繼承人,只是不知為何他卻沒有被立為繼承人。《封神演義》的作者為了完善西周開國君王的高大上形象,於是讓紂王背了黑鍋,做了惡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