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獻新祭,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心裡突然升起一種說不上來的詭異,尋找了半天才發現,這種詭異感覺來自於鵪鶉石雕的眼睛,不管我站在哪個角度,都能感覺到它在死死的盯著你。我覺得後背涼颼颼的,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靜電的世界,手背上的毫毛都豎起來了。

我還注意到,長在石縫中的不知名灌木的軀幹呈一種傾斜扭曲的狀態,那情景就像碰到了什麼嚴重的威脅想逃離此地,可深紮在石縫中的根使它想逃命的企圖化為烏有。

四周靜悄悄的,安靜的令人可怕,一路上隨處可聞的蟲鳴聲到了這裡嘎然而止。關於這種現象,我聽毛春華說過,古代人民在修建廟宇宮殿時會在周圍埋上硫磺之類的驅蟲劑。防止蜈蚣、白蟻之類的蟲子進入建築內,咬傷人或者蛀空建築物。

自西漢後,這種在土裡埋硫磺的做法逐漸用於皇家陵墓,其目的也是如此。因為它的作用是防止蟲蟻的,就像一條防線牢牢守衛著建築物的安全。後人便把這條防線叫做“隔斷牆"。

這座類似宮殿的石頭建築我看著熟悉,可一下子想不到我在哪裡看到過。我小心翼翼的跨過倒塌的殿門,慢慢的走進殿內。

殿內的地上鋪滿了厚厚的灰塵,人在上面行走過急的話,肯定會捲起一片飛塵。偌大的石頭宮殿居然只靠中央幾根石柱支撐著,那半邊沒塌陷的宮殿幸運的逃過了地震的衝擊。從外面向裡面看去,隱隱約約的看到一個高高在上的平臺。我終於想起來了,我為什麼感覺很熟悉了。這宮殿不就是我在海底的見過的祭殿麼?那個平臺就是祭壇了。

這個祭殿應該是後來建造的,原先的祭殿沉入海底後,為了能夠繼續祭祀,奄國遺族不得已重建了一座。我不敢隨意的走進去,那個山本武二此時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看不到他的蹤跡。說不定他就躲在祭壇某個角落,在窺視著我的一舉一動。

等了一會兒,還沒見到毛春華他們趕到,我有些心焦。暗忖他們是不是迷路了。這邊的遺址整段的牆體比較多,人的視線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可能他們趕來的時候,沒有看到我的身影,偏離了方向。

我有心回頭去和他們會合,可又怕一來一去找不到這裡。心中一橫,不等他們了,我先進去看看再說,只要小心一點,山本武二躲在暗處又有何妨?

我心裡想著走入那半邊沒有塌陷的祭殿。說它沒有塌陷其實也有點名不符實。砸落下來的殿頂被祭壇上方几根石橫樑托住了,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這才導致它在千百年中一直屹立不倒。

我在書上看過,祭壇是古代人民用來祭祀神靈、祈求庇佑的地方,一般都會建在高處。其形狀可以是四四方方的平臺,也可以是圓形平臺。平臺上通常置一大鼎,古人在祭祀的時候會把祭品擺放在鼎內,讓神靈享用。

最初的祭品來源於奴隸和戰俘,在祭祀時會被帶到祭壇,然後將他們的頭砍下放入鼎中,這個叫“人祭",和後來的“人殉"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人相信“人祭"的鮮血可以幫助他們與神對話,得到神的指示。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古人認為透過儀禮、樂舞,同樣能達到神與人的呼應,祭品也由三牲代替了殘忍的“人祭"。祭祀物件從簡單天地日月、社稷和先農等神逐漸變成類似膜拜圖騰。古奄國的圖騰是鵪鶉,所以,當我看到祭臺前方的鵪鶉雕像時沒有感到一絲意外。

這個祭壇的規模不小,正面有九級臺階,九數為大,象徵天,也代表著天人合一。我正想上去看看,突然發現祭臺邊上的石壁上有雕刻的畫,或許是受當時生產力的影響,這些畫雕刻的非常粗糙,寥寥數條線便成了一個人。

看到第一副畫,我大吃一驚,這畫的內容都是獻新祭。什麼是獻新祭?書上是這樣解釋的:在原始社會,古人會把新收穫的農作物、獵取到的動物以及牲畜的頭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和陛下每天偽裝仇敵

魔法少女英俊兔

皇后之妹

趙十一月

女主總在打臉時出現

如意酥

原神:我有巨龍軍團

早柚不昰狸貓

誘她深陷

花時玖

絕品神醫

李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