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鳥首人身將軍像,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神如見鬼?充滿了恐懼?眼角掠過冥殿入口,我突然臉色大變:“不好,殿門被關上了……”話音未落,冥殿門口一塊重達千斤的斷龍閘緩緩的下落,“轟"的一聲,將我們嚴嚴死死地堵在冥殿內,大虎二虎狂奔過去在四周摸索著,期望能找到開啟斷龍閘的機關。
我跳下棺床,用手電照了照將軍像,待我看清那將軍的面容時,神色大駭,幾乎要跳起來了,他的面容和我一模一樣,讓我產生在照鏡子的感覺,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過於此了。
我趕緊又把青銅鳥首放了回去,不管是誰,看見自己的雕像矗立在古墓中都慘的慌。我放回去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斷龍閘是在我拿起青銅鳥首的時候落下的,說不定是我無意中觸動了開關。我天真的以為,只要把它放回去,這冥殿的入口說不定又開啟了。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放回去以後那斷龍閘絲毫不給我面子穩穩的卡在入口處。我不甘心的在斷龍閘面前四處檢視。這千斤重的斷龍閘把冥殿路口堵得嚴嚴實實,看來這墓主人是不打算讓我們走了。
這斷龍閘上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間鑲著一個臉盆大小的青銅鏡。
毛春華又在那裡賣弄他的考古專業了,他說:“ 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做成後光亮可照人,後來工匠又在背面雕上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青銅鏡在鑄造時,多采用“開放式”和“合鑄式”兩種方法。“開放式”就是隻有一塊鏡模,無注口和注溝,鑄造時鏡模平放,由上傾入溶液。
在考古發掘中經常見到的是“合鑄式”,即每鏡有兩塊陶模,鏡背模上雕刻花紋,中央刻有鑄鏡鈕的凹部,並用與模型同質的粘土作一短細的棒形的“沙芯”,橫嵌在鏡模的中部。鏡面模型刻成凹形平面,然後將上下兩個模型合而為一。鑄鏡時將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銅溶液,待溶液冷卻後,取出鑄造好了的鏡子,經過研磨就可以鑑容了。"
可這面青銅鏡鏡面卻是由類似玻璃的物質做成的,透明中又帶點綠,這物質應該是製作玻璃的一種常見原料瑩石了,在江山地區瑩石礦較多,聰明的古人把瑩石嵌在青銅底座上當鏡子使用,這恐怕是中國境內最早的玻璃鏡吧?
這鏡子的製造工藝非常的高超,雖然鏡面有些粗糙,但可以看見鏡子裡的影像,那影像正是對面的鳥首人身將軍像。古人到底用了什麼工藝把這鏡子做的如此精美?
田曼妮驚歎道:“古人真了不起,據我所知現在的流行的玻璃鏡是在三百多年前問世的,西方人將亮閃閃的錫箔貼在玻璃面上,然後倒上水銀.水銀是液態金屬,它能夠溶解錫,變成粘稠的銀白色液體,緊緊地貼在玻璃板上。
玻璃鏡比青銅鏡前進了一大步,很受歡迎,一時竟成了王公貴族競相購買的寶物。當時只有威尼斯的工場會製作這種新式的玻璃鏡,歐洲各國竟相去購買,財富象海潮一般湧向威尼斯。後來威尼斯將鏡子工場集中到穆拉諾島上,四周設崗加哨,嚴密地封鎖起來。再後來法國政府用重金收買了四名威尼斯鏡子工匠,將他們秘密偷渡出國境。從此,水銀玻璃鏡的奧秘才公開出來,它的身價也就不那麼高貴了。
不過,塗水銀的鏡子反射光線的能力還不很強,製作費時,水銀又有毒,後來又被淘汰了。現在的鏡子,背面是薄薄的一層銀。這一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用電鍍,它是靠化學上的“銀鏡反應”塗上去的。在硝酸銀的氨水溶液里加進葡萄糖水,葡萄糖能把看不見的銀離子還原成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做成銀鏡,最後再刷上一層漆就行了。”
我說:“鏡子背面發亮的東西不是水銀…….”
田曼妮笑了:“你這這個結論又落後了,近年來,百貨商店裡已有不少鏡子是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