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鳥首人身將軍像,江山密碼,指點江山,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又走向御路踏跺,這回可沒有什麼顧忌了,反正退路已經封死,只要不是置人死地的機關,觸動和不觸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我走的是右邊的臺階,剛一踩上去,轟隆隆一陣巨響,踏跺平臺上巨石移動,露出一個氣勢恢宏的冥殿來。
我看到冥殿內用青銅圓柱支撐,無斗拱式直接支承層頂。樑架結構為石刻抬梁式與穿鬥式的混合構架,大梁為“九架樑”,出簷柱承託挑簷檁,無脊瓜柱,乃以花板承重傳予“三架樑”,樑架上均有花蟲鳥獸作裝飾,可惜佈滿了灰塵,已看不清原色。但掩飾不了其古色古香的氣質。頂樓以懸臂樑柱作平衡支架,結構巧妙異常。
樓外脊上有鵪鶉飾物,作展翅飛翔狀。屋角飛簷挑出,氣勢雄偉。重樓簷下懸掛有一匾,但因佈滿灰塵,看不清所書何字,我猜大慨是功德之類的字眼,至於長生不老,那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事情了。
我們一行五個人走進冥殿,毛春華喃喃的說道:“奇怪!這裡應該是放棺槨的地方了,可為什麼棺床上什麼也沒有?不對,棺床上怎麼有一座人的雕像?而且是鳥首的?”
鳥人?我們愕然。
那青石雕刻的鳥首人身像此刻正靜靜地坐在冥殿中央的棺床上,毛春華很稱職的當起解說員來,他說:
所謂的棺床,指的是古代陵墓中供棺槨停放的底座。在古代,床是供人坐臥的器具,與今天只用作睡臥不同。《說文》記載 :"床,安身之坐者。"安身,指使身體安穩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起承託穩定作用的東西,實際上就是底座。所以有現代有琴床、機床、車床等延伸。由"床"構成的複合詞的中心義是:起安穩作用的底座。在古墓中,棺床的建造材料並不固定,可以用磚砌成,也可以用石料(包括玉石)或者木料等製作。”
他一口氣說了那麼多,略一停頓,指著我們面前的棺床說:“你們看這棺床高約0.8米到1米,長約7米左右,寬約3到4米-,底部紅砂岩石,床作須彌座式。床上鋪珉玉版一層,周邊用47厘米見方、厚5厘米的玉版正嵌,中心則用較小的玉版(36厘米見方)斜嵌,鑲心四角及中心則兼嵌綠色珉玉。須彌座的方澀厚11.5厘米,東、南、西三面皆刻龍戲珠。南面刻二龍;東、西兩面各刻三龍,並問以雲氣紋,北面僅刻雲氣紋。罨澀厚約6厘米,雕仰蓮一週。
由此可見,這棺床乃春秋戰國早期的作品。"
我圍著它轉了一圈,最後在它的正面停下來,仔細觀察著。這個雕像的鳥首是青銅做的,從它和人身的連線處可以看出拼接的很是粗糙。看樣子這個青銅鳥首是在雕像完成後套上去的。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他們是連為一體的。
毛春華開口道:“西周晚期武士身著的練甲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範疇,也有諸候國以青銅打造,用於保護胸腹等重要部位,所以它又叫胸甲。"
他用手虛指著雕像身上的盔甲說。這個雕像的盔甲應該屬於西周時期流行的胸甲,至於其他部位的衣帛,早已化為塵埃了。這個將軍像兩手虛託,好像在扶某個人起來,又好像他原本手裡捧著匣子之類的東西,總之姿勢怪異的很。我心中一動,這將軍身上套著青銅鳥首,莫非是當時奄民把它當成圖騰一樣頂禮膜拜?神差鬼使之下,我爬上棺床,雙手捧著青銅鳥首,略一使勁,青銅鳥首被我輕易的從雕像上取了下來……
“不要……"毛春華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這小子立即蹲下將自己蜷縮成一團,見沒有暗弩滾石之類的東東出來,才鬆了一 口氣站起來。
棺床下的眾人神色古怪,他們看看我,又看看雕像,目光在我和雕像之間來回移動。良久,毛春華喃喃的說道:“像,他媽的真像,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我有些迷茫,為什麼他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