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美食暖胃更暖心,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確實是真材實料,林微一行胃的記憶體告急,便兩人嘗一碗,因為隔壁的中山路還有好幾家大名 鼎鼎的老字號等著他們。
穿過這一條不算寬敞的巷子就可以從八市來到中山路,人流量一下子就多了好多,店鋪裝修也變得有了活力,不愧是廈門最名聲顯赫的一條美食街,雲集了各式各樣的新派美食和老字號。
擠擠攘攘的點心店主打椰子餅和鳳梨酥,用新時代的網路口號吸引著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從中山路的街頭走到街尾,不少漂亮的小姐姐舉著餐盒讓你免費品嚐,熱情的讓人不好意思,雖然很多吃了並不買,但她依然會熱情微笑地說:“先生進店看看吧,不買也沒關係,我們還有免費奶茶”,這誠懇的態度林微特別欣賞。
現烤的椰子餅香脆彈牙,滿口椰香。
進了店鋪,大家拿著牙籤開始掃蕩,遇到好吃的林微也會給大家買一些。
這裡還有許多很有創意的小店,如:三味酥屋,把餅子裝進書裡,吃貨也可以顯得有品位,最後林微忍不住打包了幾盒寄回家。
這裡每家店都各盡所能,走各種線路,把椰子餅包裝得高大上,小清新,文藝範,怕你懶得提,還直接包郵寄回家.......
不過對於中山路,並不是只有椰子餅和鳳梨酥,還有更多的老字號需要介紹,下面就從1950年8月始創的這家黃則和花生湯的總店開始說起。
花生湯,沒有喝過之前,林微想象,應該是鹹香濃郁的,但是點了之後才發現是甜口的,林微還比較喜歡,配花生湯,還點了一個炸五香兩個油蔥果。
光顧的第二家老字號是邵子牙貢丸,據店鋪裡的《邵氏家譜》所寫,祖父邵維坤在 晉江 “始作貢丸”,到第三代邵子牙,貢丸在 廈門 發揚光大,產品也從當初單一的貢丸,發展到鯊魚丸、牛筋丸、蝦丸、香菇丸、墨斗丸、魚鮫丸等20多種產品。
牆上掛著各個年代的宣傳報告,玻璃廚房裡師傅賣力地敲打著肉餡,大鍋裡各色魚丸翻滾。
鋪面古色古香,店鋪裡也竭盡可能的渲染著老字號的氣氛,但根據過往經驗,這種連鎖老字號味道倒不見得一定會好,所以就只要了一碗混合魚丸,算是“到此一遊”,結果卻是吃出了驚喜,大愛這個黃白相間的蟹籽 仙桃 ,外層細膩彈牙,咬開之後爆漿的口感滿滿都是鮮味,若不是後面還有大把的美食等著,必然是還要再來一碗慰籍靈魂。
廈門的美食雖有千種萬種,但在名氣上能和沙茶麵分庭抗禮的也只有海蠣煎了,隱藏在中山路局口街裡的這家蓮歡海蠣煎被國內排名第一的某美食網站推崇為“ 廈門最好吃最地道的海蠣煎”,再加上“三十年老字號”“隱藏深巷”“不開分店”等字眼,林微當然是充滿了極高期待的。
確實是穿街走巷,才找到了這家隱藏在深巷中的蓮歡海蠣煎,非常街頭,非常有煙火氣,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這味道肯定差不了,老闆也熱情,見來了客人,直接丟下手裡的活兒就帶著林微一行去找座位。
看了選單,價格不貴,林微點了海蠣煎,貢丸湯和薄餅三樣來品嚐,真的都超級好吃。
中山街的最後一家老字號,是1980燒肉粽,對於愛吃閩南肉粽的林微來說,即使現在肚子已經九分飽,但也絕對絕對不想錯過。
新裝修的店鋪,古色古香的,人也不算多,跟中山路其它擁擠的老字號不一樣,幾人各點了一份粽子一碗豬肝湯。
肉粽裡夾了又香又爛的三層五花肉,還有香菇、板栗、蛋黃、蝦米之類,味道非常有層次感。豬肝湯也很有味道。
除了老字號和椰子餅, 中山路也還有其它不少值得逛一逛的網紅店,像張三瘋奶茶,陳罐西式茶貨鋪,瀨皮鴨等。
吃過飯,一行人步行南普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