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歷史與現代的完美融合,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7年的園林,據說投資了兩千多萬。
進入梅園,錯落有致的亭臺水榭和溫婉柔情的池塘柳岸,讓林薇眼前一亮,整座園林遊人不多,逛到僻靜處,能感受到一種幽靜雅緻。
在廣場的梅蘭芳漢白玉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最後一件大型名人雕像,據說耗時數年才打造完成。
梅園不大,但是精緻。梅園的建築風格類似於江南古典園林,也融入了泰州的地方特色,古秀精雅。
梅園內設立了梅蘭芳紀念館,展示了梅蘭芳的生平事蹟和一代京劇大師的風流傳奇。雖對京劇不曾瞭解,但是一聽到《貴婦醉酒》、《霸王別姬》,還是有幾分熟悉的。
梅蘭芳先生對京劇的發展和傳承是極其的重要的,其藝術成就早已超越國界,成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其也創作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
漫步在奧妙多姿的園林中,靜享優雅與自然園林時光。輕盈漫步園林小徑,沒有熙熙攘攘的擁擠,只有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風吹動樹枝搖曳,心卻靜如止水。
梅園最深處,坐落著兩處古戲臺。
從梅園出來,此時天色已黑,林薇一行先在老街旁內的古月樓解決晚飯。餐後,剛好來老街散散步消遣消遣,倒也愜意。
印著老街字樣的高大牌坊就是老街的入口。泰州老街,一條看似古樸質樸的街道,確是泰州城的精華所在。短短600米的距離,不長,卻勾勒著泰州人的兒時的回憶;百年的時光,不短,卻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風風雨雨。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步入老街,漫步在青石板的明清小巷,看著成串的大紅燈籠掛滿樓廊和古色古香的青磚小瓦樓房,彷彿穿越了歲月,回到過往。
老街上有著密密麻麻的老字號、老店鋪,還有很多地道美味小食,閒逛在此,倒也不會覺得無聊。
老街中心有一處戲臺,偶爾也會有些戲曲演出。其實不然,一路上,時常不經意間經過的一家小店,都能聽到店內傳來那悠揚婉轉的戲曲聲,或許,這就是泰州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吧。林薇心想。
聽聞,“鳳城河夜遊”是來泰州不得不體驗的遊玩專案,想看泰州有多美,就要夜遊一次鳳城河。
這是林薇坐過最有體驗互動感的夜遊,透過這一次夜遊,讓她更深的瞭解泰州這座古城。
鳳城河,自古以來就是泰州的護城河,母親河,也是江蘇省內唯一現存的較完整的護城河。鳳城河是城市的脈搏,盪漾著千年的水脈與文思,一座城的繁榮與底蘊在波光裡沉浮。
碼頭的庭廊掛完著紅燈籠,透著微微紅光,倒映在水中,頗有意蘊。
在船上,會實時根據途徑點播放相應的解說,讓人在夜遊中也能感受到泰州的方方面面。
林薇一行從碼頭出發,第一站先來到望海樓,夜晚的望海樓完全變了個樣,此時的望海樓,在黑夜的籠罩下,似乎披上了淡淡的光華,流光溢彩。
夜遊鳳城河,除了風景讓人沉醉,途中還能欣賞到絕妙的戲曲表演。
畫舫船到了文峰橋會折返駛向桃園,在遠處就能聽到那悠揚的戲曲聲,想必就是那名揚四海的《桃花扇》,孔尚任在桃園創作的這篇崑曲大作,被譽為中國崑曲。
隨後,船滿滿沿著桃園繼續向北前進,林薇一行雖然沒去桃園參觀,但也透過夜遊看到來桃園的幾分姿色。
月夜如詩如畫,鳳城河上氤氳著淺淺的水,在畫舫船往外看,燈光璀璨處是盛世喧囂的夜生活,燈光暗處,朦朧著的兩岸景緻,古韻悠悠,是“海陽”,是“海陵“呀。
出了桃園,經過迎春橋,此時,又一臺好戲上演了,這裡是梅園的一處戲臺,想必演唱的是梅派京劇吧~
夜遊途中,還有一小段噴泉和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