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站 上海,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業4.0。
玻璃幕牆自帶的濾鏡效果,營造出海天一色的景緻。是真是假並不重要,只需讓人陶醉片刻。
黃浦江穿城而過,依舊飾演著上海航運運輸黃金水道的角色。聽聞2元錢就可乘坐過江輪渡看黃浦江景,林薇一行當然不會錯過此等體驗。打算等會兒就去體驗體驗。
居高臨下的感覺真好。站在上海之巔,便不由生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嘆。
浦東的房子整齊劃一,如同一片片精心擺放的多米諾骨牌拼湊成的巨幅畫卷。拔地而起的水泥鋼筋如同微縮模型一樣趣智可愛。
從高處下來,繼續前行,在靠近黃浦江那邊,看到的景緻和在外灘差不多,不過這“四兄弟”因為角度的不同,走到了一起,變得更加親密了。
走到靠近蘇州河的一側,橋樑的鋼架結構正好可以當成一個相框,把他們分隔在一個獨自的區域裡。
不過讓這個畫面更有張力的地方,應該是後面那座法師橋-乍浦路橋,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值得一看。
外白渡橋和陸家嘴四件套一同同框,成全了一段跨越100多年的曠世絕戀。
如果說白天平平無奇,那麼伴隨夜幕降臨,周邊的景緻不約而同地亮起了燈光。在林薇他們來之前攝影發燒友早已佔據了橋上一側的人行道架起腳架,長槍短炮地捕捉每一瞬間。
直到現在,林薇幾人才真正領會到夜晚的蘇州河是如此美妙,完全不輸給滾滾東逝入海的黃浦江 。
還有身後的郵政博物館,醒目的大鐘樓還在彰顯著當年“遠東第一廳”的雄風。
來外灘看夜景的人很多,林薇一行乘坐遊船看夜景。陸家嘴的高樓大廈亮著各色彩燈,外灘的一排大廈建築風格復古,在燈光的映襯下很美很壯觀,特別是東方明珠,特色地標,來打卡的人無數。與其合照幾乎是來上海旅遊的標誌。
林薇一行也忍不住與之合照打卡,林母的朋友圈也立即更新了新的素材。
逛累了林薇一行回步行街吃晚飯,一人一碗蟹黃拌麵,配了小碟蟹味兒,包括蟹粉蟹黃蟹膏蟹柳。把小蝶裡的蟹肉澆在面上或者單獨吃都行,林薇覺得拌著更香,蟹黃的鮮甜中和著面的蔥香,很是不錯~
中午林薇一行打卡華爾道夫酒店尋找外灘美食,這裡曾是warren pelham爵士為滬上名流紳士們創立的私人俱樂部——「上海總會」的所在地。漫步在1911年建成的歷史建築裡,還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光潔的大理石地板反射出玻璃的穹頂、幻彩的水晶吊燈,讓人彷彿置身於時光迴廊,你甚至能想象當年人們進進出出的身影。
就在外灘2號背後,一幢全新的客房塔樓拔地而起,這是華爾道夫酒店的附屬建築,其內部設計也融入了不少古典元素,使整個建築的歷史韻味得以延續。在上海華爾道夫酒店裡,新與舊不僅形成了完美的對照,由一個露天庭院連線起的兩幢建築,更是串聯起了古與今。
酒店內擁有34米長的吧檯,曾經是遠東地區最長的吧檯。
位於飯店一樓的pelham’s餐廳,精緻、優雅的環境給人以溫馨的感覺,透明展示型廚房,與玻璃酒櫃相呼應。這獨具匠心的展示酒櫃,不僅是空間的區隔,還同時提供超過500瓶的美酒及香檳。
穿過玻璃酒櫃,便進入了一個可容納14人的包廂空間,這個區域的天花板裝飾得十分有趣,由一個個美分硬幣鑲嵌而成,當水晶燈的光亮映襯在錢幣上,便綻放出異彩的光芒。
在這裡正進行著一場新選單的品鑑晚宴,一份包含有甜蝦糖果壽司、檸汁醃魚配玉米薄片沙拉和安格斯牛腰肉配薑汁牛肝菌等大膽嘗試的新選單,伴隨著pelham’s 餐廳新任職的行政總廚philip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