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漫步上海街頭,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夢,人口溢增導致住房問題日益嚴峻,因此大都利用二樓空間高的優勢加建閣樓。閣樓昏暗開窗勢在必行,於是便仿著西式建築開了一扇扇老虎窗,既能增加閣樓的採光與通風,同時也能讓擁擠的居住環境有空間的延伸。
城市的拓展,讓許多弄堂逃脫不了拆遷改造的命運,千篇一律慢慢成為這些建築活化的統一口徑。
接著移步徐家彙,林微對這裡的瞭解很是片面,只知道這裡有一個很有名的教堂。
徐家彙教堂是天主堂,建於1904年,1910年落成,正式的名稱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教堂高5層,外牆的紅磚是教堂的標誌色,兩側是哥德式的尖頂鐘樓。建成之初被譽為是“遠東第一大教堂”。
教堂內有19座祭臺,其中最大的那座是1919年復活節從把巴黎運來。教堂頂部迴廊,透過獨特的網狀設計結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讓至少三層樓高的大廳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證在教堂的任何一個地方用平常聲音說話能傳到教堂的任何一個角落。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外牆的磚紅色雖然不是最耀目的,卻顯得十分大氣沉穩。
石庫門建築群裡除了新天地,就屬田子坊最出名了。和新天地的“面目全非”不同,田子坊依舊保有著石庫門的基本屬性——居住性質,間以商業功能糅合在一起。雖不免隨處洋溢著商業氣息,但仍氤氳著溫暖的市井煙火。
田子坊並不是這裡的原名,其名其實是畫家黃永玉給這舊弄堂起的雅號。1998年前這裡還是一個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實施馬路集市入室後,政府把泰康路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整條街區變得煥然一新。後來越來越多的文藝店鋪遷入,潮流、文藝、復古各種元素交織融合在一起,為田子坊添上一抹全新的色彩。
對於90後兒時的味道大白兔,闊別多年還出了冰淇淋,醇厚的奶味夾著絲絲清涼的刺激,瞬間喚醒了林微沉睡多年的記憶中的味道。
但是,回首才發現奶味的大白兔糖早已不是唯一的選擇,綠白兔、黃白兔、橙白兔、咖啡白兔、青白兔……各式奇奇怪怪的口味輪番登場,各式白兔組成的顏色就像一道彩虹。
林微一行帶著好奇的心態,每樣都抓了一把,不過林微覺得還是原味的最好吃。
慢慢走入巷子深處,綠植、水井給人帶來一絲清爽的感覺。還偶遇一隻羞澀的小貓,猶抱琵琶半遮面。等到人來人往的遊客都走過之後,才緩緩地走到門檻上坐著。
它那清澈的雙眸裡,不知道在注視著什麼。
從田子坊出來沿著思南路方向走,就會到周公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