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回 獨孤劍冢,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只覺腳下一滑,左手急舉,跟右手一併緊緊攀住石沿,滿身顫抖之間,伸腳摸索片刻,又踩回小洞之中,方才舒了一口氣。
顧暘緩了緩,“嘿”的一聲,雙手用力,整個身子騰空而起,終是到了巨石之上,癱倒在地,渾身虛脫,衣衫也已然溼透。
顧暘坐著少歇,偶瞧了一瞧,巨石“劍冢”兩字以下,竟還有兩行小字:“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
顧暘看畢,驚慕難言,瞧向一旁時,卻見一座大石堆,也是壘成了墳墓形狀,頂上堆著的那些石塊卻生得圓滑如卵,想是幾百年風雨打磨所致。石臺上空曠廖然,環顧一圈,並不見其他遺蹟。
顧暘心想:“我為家國茫然,欲覽先俠遺風,來此襄陽。此處名為劍冢,當是前輩埋劍之處。不知其中有何奧妙,是否於我有助。既無人骸,莫若開啟一看,也算不得驚擾前輩。”
想到此處,便要移走石塊,忽然念及這劍雖非生靈,也是陪伴幾位大俠闖蕩武林之摯友,亦算得上是前輩了。便低下身拜了拜,口中念道:“顧暘為拯家國而來,只欲一瞻先輩風烈,絕無冒犯之意,還望恕罪。”
致敬已畢,顧暘便把石頭一塊一塊地挪到旁邊,露出一塊大青石,石上並排放著四把長劍。第一把劍左側空出了一個長條石片,其餘三把劍,分成兩處而放,其中兩把成對堆疊。四把劍深居石堆以內,未受外界侵蝕,竟是毫無腐爛損毀之象。
顧暘先提起最右側的長劍,閃閃青芒,似乎鋒利無比。他撫了劍身片刻,讚歎一番,剛要把劍擱回石上,卻見原先放劍之處,刻著兩行小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他放下青劍,拿起那空位的石片時,見下面青石上也刻著一些字:“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再看這段話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已尋得於谷中,為妻所用。”
兩段話雖是雕刻,也見字跡不同,想來分別是獨孤求敗、楊過所刻。顧暘忽然念起那刺殺蟒蛇的紫色物事,大概就是這“紫薇軟劍”了,至於為何不曾封於劍冢,流落石洞,就不得而知了。
顧暘放下石片,再向左看去時,卻是一對寶劍,外表幾無差異,疊在一起,更是交相輝映。
顧暘拿起兩把劍,端詳了少時,看向那青石上,也有字跡:“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下附幾行小字:“為鑄倚天劍屠龍刀,失落江湖。故以某夫婦之君子淑女劍埋此,相慰前賢。”
顧暘摸著劍刃,暗自尋思:“我素來聽說楊過大俠以一把玄鐵重劍聞名天下,不想竟是源於此地。後襄陽蒙難,楊大俠把這重器獻於國家,獨孤前輩九泉之下,亦當快意。”
他想到此處,瞧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那四個字,反覆咀嚼良久,輕嘆道:“這話雖好,只是在如今的時代,卻難用啦。洋人的槍炮快而烈,卻不知怎生應付才是。”
顧暘放下劍,再去看最左邊時,拿在手裡,卻是一把木劍,下面還有一把木劍鞘。
只是這並非平常粗糙的木劍。
觀其劍面紋理,流金間褐,竟如綢被起褶,細水滑波,散發出一體名貴之氣。
他從未見過這般與眾不同的劍。
更令他驚奇的是,這劍放了至少也有幾百年了,竟爾光豔如新,還有殘餘的木香,似淡似濃,直沁鼻腔,其輕而醇厚,惹人心醉。
提起劍鞘,見那青石上照樣刻了兩段文字: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木劍已腐,故遠登蜀地,採上等楨楠木,鑄此夜明金劍一把,猶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