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回 城蕩朱紗,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貼上小鬍子,戴了斗笠,穿身白袍,帶了寶劍,與蘇見黎並肩走下盤山。
顧暘立在樹旁,向山下渺望片刻,伸手去樹上解韁繩時,摸到一層溼漉漉的樹皮。
他愣了一愣,環顧四周,突然無言。
漫天新霧,渾似一撮撮白毛,繚繞山間。
“哥哥,記得阿黎的話,莫要招惹洋人,探不探得訊息,買不買得婚衣,便快回來。”
“我記得,你快回去罷。”顧暘囑咐幾名從人,“你等跟我同去,反而麻煩,在山中務必好生照料小姐,若教小姐受著半點飢寒,我不相饒。”
從人應道:“主公放心便是。”
顧暘回盼數次,走下山嶺,施展“梯雲縱”,向南而去。
路上吃過飯,奔過兩個時辰,過晌時將近天津城。城外但見滿河浮屍,洋人正組織眾百姓挖坑清渠,所到之處盡是腐臭,四周灰煙亂冒。
顧暘見狀大怒,按住劍柄,便要發作,終是強自壓抑下來。
走到門口,洋人守軍正對著出入城門者挨個搜身查驗。顧暘摸了摸腰間寶劍,撇了撇嘴,走上前去。
守軍查到顧暘,見他雙手叉腰,便去掰他手掌,顧暘紋絲不動。
守軍摸了一把,摸到劍柄,厲聲道:“你的,你帶了甚麼?”
顧暘望著守軍背後,目光仍定定不動。
守軍疑惑,便轉頭向身後看去,顧暘飛起兩指,已插穿守軍咽喉,指收,血濺,身動,隱進城內,不見蹤影。
另一名守軍見狀大聲驚吼,洋人軍官急忙趕來,派出巡捕追擊。
顧暘使用身法,捕風捉影,直竄到天津城深處,一路看過滿城慘象,悲怒之情,噴薄欲發。
洋人雖暫時停止了殺戮,沿街亦不乏商號店鋪營業,但無不籠罩著一層肅殺的陰雲。
顧暘便試探著問起一家布帛鋪子:“貴店可賣婚服麼?”
“噓——”那老闆急掩了他口,低聲道,“你不見這城中上下,衣裳不著半點紅麼?”
顧暘驚道:“在下不知。敢問為何?”
那老闆道:“客官想是外地人,不知本地情況。如今洋人統治了天津城,屠殺百姓,更報復義和團,以至於遇見穿紅衣者,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殺之。”
顧暘聽得憤憤,那老闆又道:“聽說河東有一家新婚夫婦,只因穿了紅,竟被洋鬼子亂槍打死,喜堂變了靈堂。你想這城中,還有誰敢穿敢賣婚服?就是半點紅紗,也見不得呀!……”
顧暘怒道:“他媽的洋……”
話音未落,被老闆死命把嘴按住。
待顧暘稍稍平復下來,老闆移開手,顧暘又問道:“老闆既是本地人,在下還想打聽一事。”
“你,……你問。”老闆有些慌張,低聲道,“只是別叫嚷。”
顧暘道:“八里臺殉國的聶軍門,老闆曉得麼?”
“沒有聶軍門就沒有天津,這天津城內,誰不知道他的威名?”
“老闆可知道聶軍門屍身的下落如何麼?”
“客官問此事作甚?”
“老闆莫要誤會。”顧暘忙道,“在下仰慕聶軍門已久,近聞八里臺敗後,義和團要毀其屍,不知後話,故而悲憤相問。”
那老闆道:“原來如此。此事說來諷刺,聶軍門與義和團向來有仇,屍身險些被毀,還是洋鬼子趕走了義和團,把軍門的屍身蓋上紅毯,方得以完整送回。”
顧暘聽得,唏噓不已。
聶士成之死雖無可挽回,但這番打聽得他屍身完整,也算是長舒一口氣,有所彌補了。
那老闆道:“我觀客官年少,敢問是客官本人要辦喜事麼?”
顧暘道:“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