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回 瀛臺夜話,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聞言,從一旁樹叢中走出來,光緒帝從上到下打量了他一番,問道:“你……你不是從太后那裡來,又是從何而來?”
顧暘道:“顧暘是從江湖中來。”
光緒帝道:“你叫做顧暘?”
“正是。”
“哦……”光緒帝眼中微微發光,“朕記得你的名字。你是被聶士成保舉,與蘇國南女兒相好的——那少年罷?”
顧暘道:“正是。”
“嗯……朕知道你是忠良。”光緒帝道,“但想你今日此來,怕本不是要探望於朕罷?”
顧暘道:“實不相瞞,顧暘今日是來捉拿皇上的。”
“哦?”光緒帝眉間一動,似乎並不驚訝。
“但見到皇上之後,顧暘心意有變。”顧暘走到石案旁,拿起那些寫了墨字的紙張,“久聞皇上被囚瀛臺,受盡折磨,不想皇上在此境地,仍為國家百姓夙夜憂慮,實令顧暘汗顏。”
光緒帝聽了,勉強微笑道:“朕為一國之君,這些本來是分內之事。”
“然而那慈禧太后把皇上抓得如同玩偶,皇上滿腔熱血,卻又灑往何處耶?”顧暘嘆道,“顧暘也像皇上一般,空有抱負,卻無用武之地。兩年來行走江湖,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只是無能為力。”
光緒帝道:“朕欲變法,定觸及太后之利,她年老擅權,自是情理之中。朕便是悶死在這瀛臺,也是命數,只是在這洋人虎視、國家孱弱的當口,太后不為天下百姓計,多少也太自私了些!”
“今日八國聯軍已入侵北京了。”顧暘道。
光緒帝一愣,雙眼瞪著不動,良久,忽然哈哈大笑,神情若哭,“想不到……朕,朕終究還是要做……亡國之君了。”
“不知皇上做何打算?”
“朕……若大清真的亡了,朕當一死,以殉國家。”
“若大清未亡呢?”
“這回太后宣戰,可是激怒了洋人。如今北京都要失陷了,還能不亡麼?除非……”光緒帝怔怔地道,“除非太后再下旨求和……”
顧暘道:“顧暘在坊間聽聞,宮廷內外,尚有榮祿、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大臣,自始至終不願與洋人交戰。他們的大名響徹南北,若有他們加以周旋,想來還有餘地。”
光緒帝道:“你說得正是。大清若能倖存,還須倚仗他們吶。顧暘,你是草莽出身,但在朕看來,你憂國憂民,了無半點草莽習氣。朕欲封你做我的貼身侍衛,不知你可願意麼?”
顧暘笑道:“皇上,恕難從命。你這是要把顧暘放在火上烤呀。太后若知道時,顧暘多少得有千百種死法。”
“太后不會加害於你的。其實你,你……”光緒帝突然頓住,“你不知道麼?”
“甚麼?”
“嗯,沒甚麼,那原也好。你這回來,是奉興中會之命來的罷?”光緒帝淡淡地道,“是不是還要去宮中刺殺太后?”
顧暘一愣,忙笑笑道:“皇上說笑話了。”
光緒帝搖搖頭,笑道:“朕勸你還是莫為他們做事。他們連立憲都不滿,一意要廢帝共和,想要做的雖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不知要用多少條屍身鋪出來哩。”
顧暘道:“我有時也覺得,他們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但每當想到,若有一天,真個能建成這樣的國度,又不覺身上有些火熱。”
“真有那天,朕也許早就作了古啦。”光緒帝笑笑,“眼下大清雖弱,究竟還懸著一口氣在。”
“既然皇上都已識破,那顧暘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顧暘確是受興中會委託而來,想趁著戰亂刺殺太后,捉拿皇上,作為權衡天下之籌碼。但今日得見皇上,聽訴心中委曲,若再讓皇上做任人擺弄的棋子,顧暘屬實不忍。顧暘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