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回 獨上南海,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向瀛臺看過一圈,深吸一口氣,兩指相對,左足點右足,腿間袍擺撲簌簌風起,步影飛動,已踏上南海湖面。

一路輕踩起十幾簇水花,看看將近,顧暘把身子一縱,撲到瀛臺小島的灌木叢裡。

“誰?”

最後這一撲略有些沉重,聲音驚動了瀛臺上的守將。

顧暘趴在亂枝之間,不敢動彈,守將的腳步聲卻一下一下,越發近了。

“喵嗚——”

那腳步聲頓住,少時便遠去了。

顧暘長舒一口氣,撥開枝草爬出。回頭環顧,這才發覺瀛臺原也頗大,不像遠看那般小。四處都是宮池苑橋,亭臺樓閣,湖上長滿了紅蓮青荷。

顧暘嘆道:“今日也聽皇帝囚在瀛臺,明日也聽皇帝囚在瀛臺。原以為是甚麼人間煉獄,不想也是一處福地洞天。”

顧暘一襲黑衣,藉著夜色,屏聲靜氣,悄步走出。

少時,行至一處小亭,顧暘本要走過,不經意間卻瞥見,亭中月裡坐著一人的側影,一旁的石案上亂堆著幾摞紙。

顧暘駐足凝望,只見那人黃白衫子,棗紅長袍,三四十歲的模樣,一條長長的辮子壓在肩頭,鵝蛋般的半邊瘦臉,被月光淋得愈無血色。

那人手裡握著一支毛筆,正在紙上寫些什麼。說來奇怪,他的動作,粗暴而又無力,他的眼光,憤怒而又空洞。

顧暘來之前便已探聽明白,瀛臺之上除了一圈侍衛,以及二十多名慈禧的親信太監之外,就只有光緒帝和隆裕皇后兩人了。

那麼,眼前的這個高貴而憂傷的男子,自然是光緒帝了。

顧暘是草莽出身,更是第一回見到這遠在天邊的皇帝,一股奇妙的感覺驅動著他,讓他不禁想再多看片刻。

只見光緒帝寫過幾個字,忽然捧起紙來,在月下怔怔地瞧著。

顧暘遠遠望向那紙,只見上面橫七豎八地,寫著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中國”字樣。

光緒帝呆了片刻,翻過紙來,扣在石案上,一手撐著桌角,強站起身,一步一步,蹣跚著走出小亭子去。

顧暘等他走出一段距離,偷偷跟到小亭子裡,輕輕翻動那桌上的紙堆觀看。

紙上的字大小雜亂相間,各自形狀殊異,或飛舞潦草,或板正方直。

其中,“中國”最多,還有不少“清”字,還有各種密密麻麻的小字,還間有幾個“袁”字,用濃墨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框著。

石凳下還放著一本書,涼風吹過深黃的書卷,停在了其中一頁,頁上零落著幾片木槿花瓣,還隱隱有一行字跡:“我不如漢獻帝”。

顧暘低頭細看,原來是一本《三國志通俗演義》,頁碼正停在“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一章。

顧暘發了一會呆,也跟著方才光緒帝的蹤跡,出了亭子去,只見光緒帝正立在不遠處的白石橋上,手扶橋欄,望著湖面,清癯的身子被月影吞沒了半邊。

顧暘設想過許多次的手到擒來,但現在,當他親自來到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身旁,卻突然有些猶豫了。

顧暘只能望見他的背影,卻似乎看到了他的眸光,正在這黑夜之中一點一點地,徹底碎掉。

“誰在那裡?”

顧暘一愣,回過神來時,卻見光緒帝正遠遠地望著自己。

眼前這位皇帝分明身形蕭索,聲音溫和,但顧暘卻莫名慌在了原地。

以他的武藝,原不會被一般人發覺,想是光緒帝在這瀛臺幽居日久,又精神緊繃,半點異樣也會被他注意到。

逃是逃不過的了,顧暘只得走出來。既走出來,也不知該說些什麼,便原地立著。

“你是何人?”

光緒帝問的雖小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魘恩仇記

北方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