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回 呂祖堂前,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下反在農竹意料之外,農竹一愣,強笑道:“為何?”
顧暘道:“若是先前,便是再難的事,顧暘也必定赴湯蹈火。只是如今,小弟有了些牽掛。”
“嗯,莫非……”農竹皺皺眉,“只是入我興中會人,有家室者也不在少數。”
顧暘笑道:“農兄差了!顧暘自打入江湖,孑然一身,風雨裡淋過浪,刀尖上舔過血,甚麼龍潭虎穴未曾見得?顧暘絕非為了妻子兒女,貪生怕死之人!只是阿黎她自跟了我,沒教她過得幾天安穩日子,如今她有孕在身,須等她平安下生,我才放得這顆心。大丈夫有義無情,縱然頂天立地,也是石頭做的。我雖不負國家,亦不可負她!”
農竹聽了,微微生笑,輕拍他肩膀道:“好,好,好小子!有情有義!我果然沒看錯你。咱們這件事,本來不急,須伺機而動。賢弟既有此心,此事便日後再說。”
顧暘道:“既如此,小弟便先回寺裡去了。”
農竹道:“去罷。”
待顧暘告辭出了門去,農竹突然想起一事,剛要喚他,卻見他已走過拐角,便也罷了。
坐了少時,藥童敲門報說霍大爺和武大爺在藥棧外相候了。
農竹忙起身,帶了綠玉杖出去。
出了藥棧,見霍元甲和武安承正提著幾個禮盒,立在路邊敘話,三人便一道往城外呂祖堂而去。
武安承道:“方才只見小顧快步走出,似有心事,不知何故?”
農竹道:“我正要與二位告知。載之先生剛剛發來電報,只道……”一面把電報內容以及剛才與顧暘的對話簡要說了,又言:“今日赴呂祖堂,本要請令徒同往,可惜慢了一步。”
“不錯,顧兄弟武藝高強,與他一起,咱們吃不了虧。”霍元甲道,“只是載之先生提的這個主意,也當真太難了些。”
農竹道:“載之先生的主意,並非教咱們悶著頭上,而是覷著時機。如今那趙三多、閻書勤又在山東起事,被那新巡撫袁世凱大肆剿殺,義和團都逃來京津了。洋人驚恐,亦開始聚集兵馬。俊卿,你不見近來城中洋人和義和團都越發多了麼?我只覺空中的硝煙味也越發重了。”
霍元甲道:“農兄之意,須待戰亂之時,方行此計麼?”
“正是。今日請二位同往與義和團聯絡,這也是先生的意思。二位不知,如今義和團新有一位首領前來天津聚義。此人名叫倪贊清,武狀元出身,曾在宮中做藍翎侍衛,端的豪傑。眼下咱們雖和義和團各自有些瞧不上,但若與倪贊清聯絡,再加顧暘兄弟與義和團也有些淵源,旦夕戰起,殺後捉帝,也是輕而易舉。”
“只是……方才我與俊卿在路上聽聞,”武安承道,“有人道說今日義和團正召開集會,迎接一位從北京來的貴客。”
“哦?”農竹有些疑惑,“是甚麼貴客,值得這般招待?”
武安承道:“咱也不知。”
“從北京來,莫不是朝廷的人?”霍元甲沉吟,“我聽聞近來朝廷那邊確有扶持義和團的意思。今日咱們前去,或許不太合適?”
農竹道:“不!咱們務須今日去。”
霍元甲和武安承對望一愣。
“那慈禧的鷹犬是貴客,咱們便不是貴客麼?”農竹道,“況義和團若與那朝廷攀上,咱們的事業豈不是更難做?快走,搶在他之前與義和團結交。”
二人道:“說得也是。”便與農竹快步投城外而去。
走了多時,抵達城外,離呂祖堂一里有餘,遠遠卻見煙花紛飛,鑼鼓喧天。
農竹驚道:“莫不是來遲了。”
三人走近呂祖堂大門外,只見左手邊一列紅衣男子,各執刀槍,右手邊一列紅衣女子,紅扇燈籠,把住堂門口數十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