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臨峰山未來
冒水指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臨峰山未來,繼承家業,從一家麵館開始,冒水指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肯定都不會反對了。”
李一偉一想到這裡,就感覺這樣良性的發展,還得靠年輕人,特別是有文化有素質的年輕人。這就得從重視教育開始了,他們臨峰山還沒有學校,得在山裡建上一所才行,這樣一來,臨峰山的未來才能有接班人。
李子他們這一輩上小學都是好幾個村才有一個小學,臨峰山本身沒有小學,李子他們小時候上學都得爬上好多山坡,走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去隔壁村上學。
程淵聽了李一偉的話,也是一臉讚賞,“老村長真的是高瞻遠矚!我們臨峰山得發展,還得未來的人才一直跟得上才行。這裡出了一個李子,就陸續帶了幾個工廠,以後要是多培養幾個大學生,臨峰山的未來可期。”
“對啊,你說得非常對,小學得建,還在在鎮上,市區裡上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們,我們村裡也得重視,以後只要他們的成績能夠達到一定水平,我們村委以後都給現金獎勵!”
李一偉之前和程淵討論過,彩色麵條廠以後村委以土地入股佔兩成股份,得到的利益應該怎麼分配時,他覺得應該把利益全部分給臨峰山所有村民,程淵卻反對了。
他覺得這些人並沒有什麼投入,不符合分配利益的情況,除非建廠時佔了某家村民的土地,或者村民入了股才行。
要不然如此不勞而獲,不是在幫人而是在害人。
兩人討論再三後,他贊同了程淵的建議,以後村委的收益不分配給村民,村民想要有收益,要是進廠工作得工資,要麼就是努力種地,提供彩色麵條所需要的各種蔬菜,水果以及各色糧食。
村委的收益,一方面可以投入村裡的教育,一方面可以投資公共設施,以及交通等等方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李一偉是認可這個說法的,他也覺得村民要是什麼都沒做,就因為是臨峰山的村民就參與分紅,他們一開始還會感激,久了就會認為他們是應得的,到時候,分的錢多了,地不種了,家也不會顧的,光是想想這個後果,他就擔心不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