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披著羊皮的婁敬,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營建新都的訊息,除了參與議事的諸元老功臣外,薄姬是第一個知情的外人;

而在其他異姓王都已各自就國的情況下,旁聽的新趙王張敖,成為了第一個見識到經過叔孫通的規劃、初具雛形的漢家天闕氣派的異姓王。

洛陽南宮是秦國舊宮,位於城南,緊挨著洛陽城池的南門。

南宮規模宏大,方方正正的大小宮城相套,各有牆壁與門戶相隔,進出人等都需經過層層檢查。

被劉季招來議事的重臣,都自南宮的外宮門司馬門入宮,繼而穿過殿門、省門等五六座門戶,方得進到皇帝休憩閒居的禁中,是為小規模的內朝議事。

而北宮,顧名思義,位於南宮之北,是春秋時的建築,略顯老舊,卻依然氣宇恢宏,南北兩宮之間隔了一條寬二十丈餘的中東門大街。

這條中東門大街雖寬敞氣派,但皇帝、皇后與官員們卻不會籍此在兩宮間穿梭,他們另有自己的步道,也就是橫跨兩宮的三條複道。

複道,是架於不同建築之間的上下雙層通道,狀似空中飛廊,最長可達數里,縱橫連線南北宮,凌空相通,步道中十步一衛,繁綺華貴。

住在南宮的張敖,今晨便是透過複道,匆匆前去北宮探訪過皇后呂雉與魯元公主,陪著說了會家常,繼而又匆匆折返,以免錯過南宮中的內朝議事。

複道上本有脊頂瓦簷遮陽,底部用排木鋪就,兩側鏤空,只用棚條與護欄加以防護,透氣清爽,涼風習習,本無悶閉之礙。

但今日是他第一次參與議事,內心緊張無比,生怕遲到,待循著步道一路小跑趕回禁中時,早已汗流浹背。

***

漢家制度,吏員們每五日一休沐,今天恰是休沐日,眾人本該各自歸沐休息,劉季卻依舊把大家找來禁中,足見其內心的鬱結。

天氣熱起來了,劉季樂得偷懶,連冠也不戴,衣衫不整地歪在大楃內的床上。

楃是帳的一種,本是秦漢富貴人家的尋常之物,張敖也司空見慣,但皇帝下榻的這張楃,四角以鎏金彩繪帳竿撐起,其頂竟如同一般人家的屋頂大小,碩大無朋。

楃的背後,還插有四面黑底紅花的大旗,更顯氣派。

楃床前設一描金曲足長桯【ting】,桯上擺滿了杯盤等食具,想是劉季尚在進朝食。

皇帝的舉止無禮,楃外的大臣們卻不敢造次,穿戴得整整齊齊,分坐在兩側。

由於在室內,大家都脫了履,只著錦襪或絹襪,唯有一名器宇軒昂的中年人,足上依舊穿著考究的青絲履,腰間還繫著一把佩劍。

張敖認出,這便是由皇帝特批,可以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相國蕭何了。

漢初尚尊秦代尚黑的習慣,一片烏黑華貴的冠冕衣裳之中,又有身著普通麻布衣的二人坐於一旁,張敖知道,其中老的是張良,少的卻是新晉拜為奉常的儒士叔孫通。

***

見諸人到齊了,劉季緩緩開口,

“前幾日,景王張耳薨了,朕難過了好幾天,夜不能寐。

總想著,咱們是不是都老了,以前打天下的那一套作法,是不是也像咱們的年紀一樣,過了時了。”

這番開場白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諸人默不作聲,都等他繼續說下去。

“天下方定,擺在咱們大家面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守住這個江山,如何能避免第二起陳吳之亂,如何能不像秦朝一樣,才十幾年就亡了國。”

眾人紛紛頷首,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皇帝從國朝伊始便開始考慮如何守住江山,倒不是杞人憂天。

“可巧,今天便有城門校尉推舉的一個人,自稱素習儒家之法,可安漢家百年基業。

我這便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拳爆星,從融合獨角仙基因開始

鄙人不善奔跑

秩序者們

東瓶西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