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亡羊補牢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亡羊補牢,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是因為天氣實在炎熱,北宮玉堂殿中的呂雉也有些煩躁不安。
猶記九百年後,自己以周代唐、創立新朝時,果斷將都城從長安遷到了神都洛陽,圖的就是洛陽城山川形勝、交通發達、漕運便利。
畢竟,此刻婁敬所提出的一切問題,在彼時她的治下,均已不再是威脅,天下一統,沒有東方諸侯分庭抗禮的虎視眈眈,而來自李唐宗室內部接二連三的造反,也都被迅速剿滅。
漢高祖劉季不敢住在洛陽,全因他懼怕異姓王,而則天皇帝定都洛陽,是為著煥然一新的新朝氣象,與作為李唐根基的關中地區,進行徹底切割。
長安是帝業初興的金湯所,洛陽是天下大定之王者都,大周朝不再需要天險來維持安定,位於天下中央的洛陽,正是她一手開創的盛世天選國都。
只是,她明明記得,那幾年的洛陽氣候宜人,似乎沒有如今這麼熱。
但隨即轉念一想,既然中原如此溫暖,那處於千里之外的北方匈奴草原,縱然比漢地寒冷,想必也是個牧草豐沛之年。
上一世與西域諸國縱橫捭闔的經驗教會了她,但逢水草充足、風調雨順的年份,逐水草而生的遊牧民族便相對安定,不會急著舉國南下劫掠了。
這樣也好,給大漢又爭取了些時間,想到此處,呂雉竟有些感激這初夏的酷熱,只在空蕩蕩的殿內不斷來回踱步。
她腰間所掛的玉組佩,隨著每一次邁步,叮叮噹噹紛亂作響。
這套玉組佩極其精美,長三尺有餘,擺出來足有半人高,最上邊是一件玉髓環,中間並列穿著一碧玉環與一白玉璧,下系六枚長形玉管,最下並穿一枚虯龍玉器。
而各層之間,更雜以紫晶珠、白晶珠與綠松石,琳琅奪目,華貴異常。
上一世,她曾於古畫中見過,自周到漢,王室貴族們都流行佩戴這種長長的玉組佩,不僅作裝飾之用,更是節行止的禮儀物。
君子至止,佩玉將將,講的是若佩玉之人內斂有禮,那麼玉組佩在行走之間,也會發出鏗鏘悅耳的聲音。
但若佩玉之人的行為過分激烈,步履慌亂,那麼串聯組玉的衝牙與兩璜的相撞之聲便不再動聽,只會顯得雜亂無章的刺耳。
此時,略顯雜亂無章的不僅是垂蕩的玉佩,還有呂雉的心緒,她暗暗自責,怎麼再世為人了,竟還會百密一疏。
***
《史記》中說,劉季根據來自楚國內部的舉報,得知鍾離眜為韓信所收留,大為惱怒。但他始終有些忌憚韓信,不敢用強,便採用陳平之計,攻心為上,逼韓信主動獻出鍾離眜。
太史公筆下的韓信優柔寡斷,想自保,又不願背友,躊躇不決間,竟主動去找鍾離眜商議;
而鍾離眜早已看透了自己從小深知的這位楚王,為了保全朋友,選擇了拔劍自刎。
只可惜,鍾離眜的自我犧牲與成全,並未換來韓信的生機。
當頹喪的韓信將鍾離眜的首級親手獻予劉季時,換來的是楚王頭銜的廢黜,以及長達五年的近乎軟禁的生涯。
最終,在劉季的授意下,韓信被皇后呂雉騙至長樂宮中,死於婦人之手。
而這一世的呂雉,不想殺他,卻想保他。
襁褓中的漢帝國表面光鮮,內裡卻如風雨欲來時的一幢舊屋,處處漏風,東西南北邊疆都需逐一征戰平定,朝廷正是用人之時,這一批能征善戰的驍將,殺了實在太可惜。
呂雉本想著,只要自己妥善安置好鍾離眜這條線,劉季就會再晚一些對韓信動手,這樣,留給大家騰挪轉圜的空間也就更大些。
但此刻的她,只痛恨自己大意,於層層安排中,居然疏忽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韓信的性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