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眼前路,身後身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眼前路,身後身,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雉毫不畏懼,昂起頭直面皇帝的怒氣,道:
“陛下尊農憫農,固然沒錯,可尊農自有一百種法子,可將田稅再降一些,可於每年春天親耕籍田,可對各郡縣勤勉孝悌的農戶進行嘉獎。
但你我現下所議的,是如何富民,是如何不傷根本地聚財,是如何強兵安天下。”
“你說得輕巧,尊農重農,就得降稅?
眼下田稅是十五稅一,已經很低了,若繼續降下去,這國庫上的虧空,拿什麼補?”
“讓商賈入粟補吏,再加上,”她深吸一口氣,輕輕吐出四個字,
“鹽鐵官營。”
將煮鹽、冶鐵之業收為官營,再允許商賈透過納糧之途買爵、補吏,讓他們以多種方式入仕,以手中積蓄的財富換取社會地位的提升。
這樣一來,原本被視為流動的不安定因素的商人,將被完全納入朝廷的政權體系之內,並且,隨著他們不斷爭相購入農民手中的糧食,農戶也真真正正得到了好處。
這本是距今三十多年後,名臣晁錯向漢文帝提出的《貴粟疏》中的理論,他巧妙地尋到了士農工商四民間的平衡點,重農但不抑商,讓商人出錢買粟,促成了富人有爵、農民有錢、粟有所渫(xiè)的繁榮盛世。
情勢所迫,我不想再等了,對於掠他人之美,呂雉感到一絲歉意。
***
史書中的晁錯,歷文景兩帝,有彪炳春秋之功。只可惜,景帝時,他建議皇帝削藩,卻被居心叵測的劉氏同姓王們當做藉口,掀起以清君側為由的吳楚七國之亂。
景帝驚恐之下,將晁錯作為那個離間君臣的奸臣誅殺,卻發現,諸侯王們絲毫沒有退兵之意,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哪怕同根同源同姓的自家人,也是會造反的啊!
再後來,眼見半壁江山已落入叛王聯軍手中,蒼生塗炭,絳侯周勃的次子周亞夫臨危受命,在短短三個月內,以摧枯拉朽之勢蕩平境內所有叛賊,大獲全勝。
造化弄人,為大漢立下再造之功的周亞夫,也沒落個善終,終在天下大定的十年後,被景帝逼得絕食吐血而亡。
此刻,晁錯大抵還未出生,而年幼的周亞夫正作為郎官,輪差戍守宮禁。
他同其他元老子弟一道,閒時跟著呂澤、韓信學兵法,更時常在禁中的廊外聆聽皇帝與朝廷重臣商討機要,有時劉季興致上來了,還要測試他們一番。
既然再來一次,那麼,值得救的便救,能用的便用,需改的便改。
呂雉暗想:都說天意難違,但我既已轉世,可見這便是天意。
只是,如今自己的頭頂上,還橫亙著另一層捉摸不透、陰晴莫辨的天。
***
只見劉季睜大眼睛瞪著她,連連吼道,
“若按你說的做,那豈不是要亂套了?
商人入仕,那天下貨殖價格幾何,供給多寡,還不都由他們說了算?
再者,鹽鐵如何官營?何人善於經營?我去管還是你去管?還是又讓蕭何去管?不怕他管得太多了麼?”
他實在太過驚愕,連發怒都忘記了,只顧得把一個個湧進腦中的問題倉促丟擲。
“鹽鐵是專項專務,我不會管,陛下亦無需管,我自會找到能人替朝廷管。”
她靜靜說著,向旁側示意了一下,殿角跪著的宮人這才輕巧地奔上前,將地上被砸得稀爛的半隻橘子清理乾淨。
北宮中經她親手挑選的宮人,各個都越來越似她,膽大心細,泰山崩於前而神色自若。
木板轉眼便光潔如新,她緩緩踏上去,心下明白,隨著自己插手政務機要越來越深,這條路,也是越走越險了。
但她不後悔,自己既有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