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農商之爭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一章 農商之爭,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劉季主動提到了南陽郡與南郡,卻顯然對南越不置可否,呂雉低垂著眼,只故作奇道,
“咦,前一陣每每提到南越,陛下可是總罵說,趙佗小兒太過囂張。
怎的忽又不氣了?”
“哦,也沒什麼,”劉季搔著頭,
“只是又想起‘攘外必先安內’這話,覺得甚有道理罷了。
還是得先集中力量,把朝中那些個礙眼的,一一剿清。”
劉季言下所指的究竟是哪些人,他倆自是心照不宣,早有默契。
只不過,帝后二人最大的分歧是,在劉季看來,對他們需寧枉勿縱,務必斬草除根。
而呂雉卻認為,異姓王中並非人人皆要反,把不想反的人逼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屬實得不償失。
不過,眼下她只是皇后,畢竟政不由己出,她怎麼想,似乎無關緊要。
好在,自己有的是耐心,呂雉笑笑,將話頭一轉,
“陛下今日的朝會,倒是散得早。”
劉季也笑,
“知你明天啟程,想著特意再過來看一眼。本來昨兒就該來的,誰料竟在戚姬那裡耽擱了。”
看來,大抵又經戚姬從旁勸說暗示,才使皇帝復又回到“攘外必先安內”這條舊路上來。
“哦,我正想同陛下說,我不在的這些時日裡,後宮諸事,便交予戚姬吧。”
“呃,不瞞你說,她其實也正有此意,只怕你不允,昨日與我碎碎叨叨說到半夜。
想不到,你竟如此大度,卻省了我好多口舌,嘿嘿。”
劉季一屁股坐下,顯是輕鬆了許多。
***
今日是個晴朗清透的好天,明晃晃的日頭透過橫豎交織的窗欞格子射進來,殿內儘管已打掃得很乾淨,卻仍有粒粒微塵,在空中輕輕起舞。
前一世,她總聽老禪師講經,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有緣之人,於方寸之間,便可見乾坤萬丈,而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皆能透出本心。
她便就著日光,難得地細細打量眼前這個皇帝。
劉季還是那副老樣子,毫不講求姿態,打橫倚在榻上,來洛陽僅僅一年,他眼下眉間的紋路深了不少,兩鬢也幾乎全白了。
此時,他手中正優哉遊哉地剝著一枚柑橘,面上不露聲色,可呂雉深知,他心內的焦灼從未曾得到一刻舒緩。
這把龍椅催人老,卻有那麼多英雄豪傑為之窮盡一生也無怨無悔。
她牽動嘴角,想著,劉季儘管還未到六十歲,卻顯然已經老了、乏了,可比不得前世自己的母親楊夫人,四十四歲才嫁給父親武士彠,繼而連生了三個孩子,精力旺盛。
還有前一世的自己,足足等到近七十歲才當上了皇帝,依舊雄心壯志、一往無前。
一個人若是認老、服老了,便總會不自知地退縮與保守,卻又於不恰當的地方出奇地偏執又濫殺。
只因他們自覺時日所剩無多,沒有閒情逸致將一團亂麻逐條理順,只得快刀斬斷,一了百了,將所有的憂慮簡單粗暴地統統剷除了事。
攘外必先安內,固然是一種方法,但以此刻狼煙四起的時局,若內外不斷勾結,又如何會有自內而外安寧的一日?
大一統是要務,但急不得,若操之過急,便會重蹈歷史上漢初七個異姓國中反了六個的覆轍,還是得多條並舉,步步為營:
以高官厚祿與尊養優容,消了他們的疑心;
以制度限制與層層收權、收財、收人,絕了他們的力量;
再以邊境安寧、協和萬邦,瓦解他們的外援,斷了他們的後路。
對了,老皇帝還有一個通病,便是疼惜幼子,她眼波陡然一閃,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