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為誰辛苦為誰忙,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家中,蘇軾見他一臉低沉,問道:“怎麼了這是,章子厚難為你了?”

蘇過行完禮後,伸展四肢靠坐於椅子上,長嘆了一口氣,閉眼仰天,說道:“不曾,世伯與我暢談許久。”

蘇軾怪道:“那你如何這番模樣?”

蘇過坐起身,癟癟嘴,說道:“爹爹,你有沒有過那種終日忙碌,卻最終未能得償所願的挫敗感?”

蘇軾聽罷,笑道:“還以為發生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了,你這用詞大為不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受挫平常事爾,如何能輕易言敗?”

蘇過又癱倒下去,差點忘記這老爹的個性了,他這一生就在苦中作樂這四個字上了,好日子也得找些不痛快,當兒子的實在是望塵莫及。

看蘇過如此頹廢樣,蘇軾頓時來了精神,決心找回父親的權威,於是在一邊坐下,說道:“你到底怎麼想的,這一天天地兩邊和稀泥能有什麼用。”

蘇過計劃要離開一陣,臨行前也想著跟父親好好交個底,端坐起來說道:“爹爹覺得司馬相公比起范文正公如何?”

“那自然還是稍遜的。”蘇軾不帶絲毫猶豫,范仲淹可是他的偶像。

蘇過又問道:“當年范文正公推行新政,朝中諸人比之當下又如何?”

蘇軾這下明白過來了,自然不會鑽進套裡,說道:“眼下朝中那些奸邪,難道不都是新黨?”

這話其實大差不差,眼下朝中新舊黨涇渭分明,而當初圍在王安石身邊的那些人好多都是投機分子,像鄧綰便直接宣稱“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這種做派連新黨的人都看不下去。

新黨的人在道德方面確實不如舊黨,但舊黨的人又短於具體事務,想想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站著的人卻越來越平庸,實在是讓人唏噓。

蘇過笑道:“爹爹莫要轉移話題,我只問當下朝中大臣是否不如慶曆年間,就算如爹爹所言,去掉新黨諸人,是否還是不如?”

蘇軾這下只得悶聲稱是,若單論道德文章,巔峰自然是在仁宗一朝。

“那便是了,”蘇過笑道:“四十年前的問題眼下更嚴重了,人卻還不如當時,恢復舊制能有何用?改革是死,等死難道不是?”

蘇軾搖頭,說道:“你這是詭辯,我與你叔父年輕時也好此道,並無說服力,等未必就是死。”

“爹爹說得是,何況死緩也好過斬立決,”蘇過承認,又道:“所以我才去先生處學習,治理天下怎可單純依賴執政者的道德,當以制度為重,制度又當循時而變,一味守舊濟得甚事?”

父子倆正討論間,蘇轍也過來了,原是為了彈劾朝中不肯讓位的舊黨相公之事過來知會蘇軾一聲,聽聞兩人的討論,說道:“道理是如此,可若制度變錯了,又當如何?”

蘇過忙起身,行禮答道:“叔父所言,便是我之前提到的,大臣不可因政見不和便求外放,如此反倒促成了錯誤的政令頒佈下去。”

歷史上明朝的諫官以挨板子為榮自然是有些病態了,但宋朝的諫官上完書,沒朝廷見反應,直接就拍拍屁股不幹了,實在是有悖這一官職的設定,參考唐太宗時期的魏徵和宋仁宗時期的蔡襄……算了還是別參考了,因為也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唾面自乾的。宋朝計程車大夫就沒把自己當職業官僚,所以總有一種“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態度,稍不合意便求外放,而外放可做的事就多了,可以知一州,也可以去修史,去講學,甚至直接退休,就這還可以博得名聲。

蘇過不禁想到後世的公務員,又嘆了口氣,道德和制度確實是缺一不可啊。

蘇轍點點頭,這個觀點已經說過多次,就不必再展開了。他眼下身為右司諫,乾的就是火力輸出的事,在舊黨反攻的大環境下,一直閉口不言有點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